《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
第一部分:《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简介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任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和黑龙江省作协主席。迟子建的作品多次获奖,包括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刻画而闻名,《额尔古纳河右岸》更是她文学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二部分:《额尔古纳河右岸》经典语录十条
- “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
- “只有心已经被人征服的女人,才会怕见那个男人的身影。”
- “一个好男人,是不会追问女人的去处的。”
- “最不想丢的东西,却最容易撒手离去。”
- “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 “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
-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 “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
- “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
第三部分:《额尔古纳河右岸》内容摘要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里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的鄂温克人。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他们也经历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展现出了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展开,通过她的视角,读者得以窥见这个弱小民族在百年间的风雨岁月。故事从清晨、正午到黄昏,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历史变迁以及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所做出的选择和牺牲。
在清晨部分,我们见证了鄂温克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男人们外出捕猎,女人们则处理猎物,他们依赖自然生存,对驯鹿有着深厚的情感。然而,随着日寇的铁蹄和“文革”的阴云笼罩,这个民族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苦难。他们在大自然的严酷考验下艰难求生,同时还要面对外来侵略者的压迫和内部矛盾的激化。
正午部分则更多地展现了鄂温克族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坚韧与抗争。他们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信仰。萨满教在他们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萨满们通过跳神来治病驱灾,保护族人。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侵入,原始森林急剧退化,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政府为他们在山下修建定居点,动员猎民们走出大山定居,但许多人因为对森林的留恋而不愿离开。
黄昏部分则象征着鄂温克族人的衰落与无奈。随着现代文明的进一步入侵,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鄂温克族人的生活方式受到严重威胁。年轻一代逐渐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开始离开森林走向城镇。然而,对于老一辈的鄂温克族人来说,森林是他们精神的栖息地,离开森林意味着失去了灵魂。小说最后,随着伐木的增多和族人的离散,这个民族最终走向了衰败。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她不仅展现了鄂温克族人在面对自然和历史挑战时的坚韧与抗争,还深入挖掘了他们内心的爱与希望、痛苦与无奈。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与鄂温克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部具有史诗品格和文化人类学思想厚度的作品。
此外,小说还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迟子建通过鄂温克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对人类所面临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她呼吁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这种生态意识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总的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感人至深、引人深思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鄂温克族人的历史和文化,更让我们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以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相信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