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一》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悯农其一》作者简介

《悯农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杰作。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他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李绅的诗作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其《悯农》诗两首更是流传千古,深受后人敬仰。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三部分:诗歌翻译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第四部分:写作背景

《悯农其一》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虽然经济繁荣,但农民生活依然困苦。李绅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目睹了农民终年劳作却难以维持生计的艰辛,深感同情。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旨在揭露社会的不公,表达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第五部分:诗歌赏析

《悯农其一》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社会的现实。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深意,引人深思。

首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描绘了农民春种秋收的劳作过程,用“一粒粟”化为“万颗子”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丰收的景象,同时也赞美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笔锋一转,揭示了农民生活的残酷现实。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句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按理说农民应该能够过上温饱的生活,然而事实却是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凸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揭露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

整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社会的现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继续阅读“《悯农其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