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王缄》读书笔记

《临江仙·送王缄》作者:宋 苏轼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文豪,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诗独立一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以诗为词,开辟豪放一派;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文、赋等多种体裁,且均有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诗原文

《临江仙·送王缄》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三、写作背景

《临江仙·送王缄》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当时苏轼自密州赴徐州途中,为送乡人王缄归蜀而作。王缄是苏轼亡妻王弗之弟,字元直。苏轼与王弗感情深笃,王弗于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因病去世,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王缄的到来,让苏轼再次想起了亡妻和故乡,同时也触发了他对仕途失意、乡思愁闷等多重情感的感慨。在王缄即将离去之际,苏轼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情别恨和伤感意绪的词作。

四、诗词翻译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这漂泊不定的身躯就像旅舍一样,哪里才是我的故乡呢?

五、诗词赏析

《临江仙·送王缄》是苏轼的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送别词。全词以悲凉为基调,通过送别妻弟王缄的契机,抒发了词人漂泊半生的复杂心境。

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已的情状。开篇“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以矛盾笔法点明思乡之切,越是强调“忘却”,越凸显十年离乡的刻骨铭心。王缄的到来,让苏轼再次陷入了对亡妻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借清泪寄托哀思,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接着,“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抒发了词人孤身漂泊的悲凉之感。

词的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两句,切入送别的词旨,表达了词人对王缄离去的深深不舍和内心的极度愁苦。“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借酒浇愁,排遣离怀,但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结尾两句“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词人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将人生比作旅舍,四处漂泊,偶得停留,不知归处,难得安定。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归宿的追寻,使得全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和悲凉。

六、诗词深度解读

《临江仙·送王缄》不仅是一首送别词,更是一首融合了离情别恨、悼念亡妻、仕途失意、乡愁故思等多重情感的复杂之作。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苏轼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首先,词中的离情别恨是显而易见的。苏轼与王缄的离别,不仅仅是亲人间的分别,更触发了苏轼对亡妻和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之情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和“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等句,都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内心的极度愁苦。

其次,词中的悼念亡妻之情也是不可忽视的。王弗是苏轼的结发妻子,两人感情深笃。王弗的去世对苏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难以接受失去爱妻的事实。在词中,苏轼通过“凭将清泪洒江阳”和“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等句,表达了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这种怀念之情与离别之痛交织在一起,使得全词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深沉。

再者,词中还透露出了苏轼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写这首词时,他正处于被外放期间,政治抱负受挫。这种仕途失意的苦闷在词中也有所体现,如“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等句,就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归宿的追寻。这种感慨和追寻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迷茫,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最后,词中的乡愁故思也是值得关注的。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词中,他通过“故山知好在”和“何处是吾乡”等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宿的渴望。这种乡愁故思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落叶归根”思想的传承和弘扬。

总的来说,《临江仙·送王缄》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送别词。它融合了离情别恨、悼念亡妻、仕途失意、乡愁故思等多重情感,展现了苏轼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