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遇雨马上口号留别张刘二端公》读书笔记

《途中遇雨马上口号留别张刘二端公》作者: 唐 卢纶

一、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年—约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应举不第,但凭借卓越的文学才华,最终得到宰相元载和王缙的赏识与推荐,步入仕途。他曾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务,后因元载、王缙获罪受到牵连。德宗朝时,他复为昭应县令,并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卢纶的诗作以边塞诗和送别诗著称,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深沉,著有《卢户部诗集》。

二、古诗原文

途中遇雨马上口号留别张刘二端公

阴雷慢转野云长,骏马双嘶爱雨凉。
应念龙钟在泥滓,欲摧肝胆事王章。

三、写作背景

《途中遇雨马上口号留别张刘二端公》是卢纶在行旅途中遇雨时所作的一首诗。卢纶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遇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便是在他某次旅途中,偶遇阵雨,心中感慨万分,于是即兴创作,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以及对友人的告别之情。

四、诗词翻译

阴沉沉的雷声缓缓传来,野地间的云彩伸展无边。骏马双叫,欣喜地迎接着雨水的降临,给人带来清凉。应该想起身在卑贱之处,心存警惕,要努力摧毁那些妄图动摇我的意志和决心的事物。

五、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途中遇雨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卢纶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卓越的文学造诣。

首句“阴雷慢转野云长”,以天气现象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阴暗的天空中雷声缓缓传来,野地间的云彩伸展无边的画面。这一句不仅生动地刻画了雨前的景象,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闷而又不失壮阔的基调。

第二句“骏马双嘶爱雨凉”,笔锋一转,将视角从天空转向了地面,通过骏马双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和马儿对雨水的渴望和喜爱。这里的骏马被赋予了情感,与诗人一同期待雨水的降临,为全诗增添了一丝生动和趣味。

第三句“应念龙钟在泥滓”,诗人笔锋再转,从对雨水的喜爱转到了对现实的忧虑和不安。龙钟在泥滓,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无法自拔的境地。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最后一句“欲摧肝胆事王章”,诗人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事业的决心和斗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诗人都愿意奋发努力,为成就一番事业而奋斗。这一句不仅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友人的告别和期许。

六、诗词深度解读

《途中遇雨马上口号留别张刘二端公》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从表面上看,它是一首描写途中遇雨的诗,但实际上却蕴含着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复杂的人生体验。

首先,从自然景象的描写来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阴雷、野云、骏马、雨凉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壮阔的画面。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沉闷而又不失壮阔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人生境遇。阴雷和野云象征着诗人所处的困境和压抑的心情;骏马双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解脱的渴望;而雨凉则带来了一丝清凉和慰藉,仿佛是对诗人内心的一种抚慰。

其次,从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告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应念龙钟在泥滓”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身处困境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而“欲摧肝胆事王章”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斗志。这种信念和斗志不仅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友人的告别和期许。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自己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斗志,勇往直前。

再者,从诗的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骏马双嘶爱雨凉”一句中,诗人将骏马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骏马仿佛也成了诗人的知己和伙伴,与诗人一同期待雨水的降临。这种拟人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诗人与骏马之间的情感更加紧密和深厚。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卢纶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卢纶的诗作以边塞诗和送别诗著称,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深沉。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自己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复杂的人生体验。这种创作风格不仅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卢纶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的独特风采。

最后,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来看,它还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途中遇雨这一偶然事件,引发了对人生境遇和未来命运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人生就像这场突如其来的雨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然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诗人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斗志,愿意为成就一番事业而奋斗。这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不仅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也是对后人的启示和鼓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