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李侍御》作者: 唐 卢纶
第一部分:《春日过李侍御》作者简介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大约生活在公元737年至799年间,汉族,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天宝末年举进士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同样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卢纶始得授阌乡尉之职,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并升任监察御史。然而,随着元载、王缙的获罪,卢纶也遭到牵连。唐德宗朝,他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卢纶的诗风清丽自然,情感真挚,有《卢户部诗集》传世。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春日过李侍御》
高柳满春城,东园有鸟声。
折花朝露滴,漱石野泉清。
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
应怜末行吏,曾是鲁诸生。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唐朝元气大伤,百姓生活困苦。卢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身仕途也颇为不顺,心中自然充满了愁绪与感慨。在这样一个春日里,他前去拜访友人李侍御,沿途所见之春日美景与自身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心中情感涌动,遂作此诗以抒怀。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高大的柳树长满了整个春日里的城市,东边的园林中传来阵阵鸟儿的啼鸣。我折下一枝带着清晨露珠的花枝,看到浸润着卵石的山间溪流清澈见底。心中渴望着能与像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士一起喝酒,只有遇上像谢灵运一般的诗人才会把诗作呈上。或许应该怜悯我这个地位卑微的官吏,我曾经也是一个像鲁国诸生那样心怀高远的人。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春日过李侍御》一诗,以春日之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卢纶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
首联“高柳满春城,东园有鸟声”,以高柳、春城、鸟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这不仅是自然之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高大的柳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诗人的理想和希望;鸟声则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为诗人的到来而欢歌。
颔联“折花朝露滴,漱石野泉清”,进一步细化了春日之景。折花、朝露、漱石、野泉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沿途所见之自然风光,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雅。折花带露,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爱护;漱石野泉,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颈联“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诗人笔锋一转,由景入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与倾慕。他渴望能与像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士一起喝酒,共话桑麻,享受田园之乐;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得到像谢灵运那样有才华的诗人的赏识与批评。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尾联“应怜末行吏,曾是鲁诸生”,诗人笔锋再转,由友及己,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自谦为“末行吏”,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他又以“鲁诸生”自比,回忆起自己曾经怀揣着救世济民的理想抱负,研读儒家典籍的岁月。如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他深感痛苦与迷茫。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以春日之景为引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友人的敬仰与倾慕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鲜明生动,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春日过李侍御》一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感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卢纶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首先,从诗题来看,“春日过李侍御”既点明了时间(春日)和地点(过李侍御处),也暗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过访友人)。春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诗人内心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时刻。而过访友人,则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与精神寄托的方式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所创作的诗作自然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接着,从诗的内容来看,卢纶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高大的柳树、婉转的鸟声、带露的花枝、清澈的野泉等意象,不仅展现了春日里的自然美景,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雅。这些意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颈联中,卢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与倾慕之情。他渴望能与像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士一起喝酒共话桑麻,享受田园之乐;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得到像谢灵运那样有才华的诗人的赏识与批评。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卢纶看来,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自我、交流思想的方式。他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与友人产生共鸣与交流。
然而,在尾联中,卢纶却笔锋一转,由友及己,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自谦为“末行吏”,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他又以“鲁诸生”自比,回忆起自己曾经怀揣着救世济民的理想抱负、研读儒家典籍的岁月。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与深刻反思,也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在卢纶看来,仕途的坎坷与不顺并不是他个人的失败与挫折,而是社会现实与理想追求之间的必然矛盾。他深知自己无法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在自己的诗歌中寻找慰藉与寄托。
此外,《春日过李侍御》一诗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生命感悟。卢纶通过描绘春日美景、抒发个人情感与表达人生追求的方式,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在他看来,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的美好时光;自然是伟大而神秘的,我们应该敬畏并热爱它;人生则是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并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些哲理与感悟不仅给人以启示与鼓舞,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春日过李侍御》一诗不仅展现了卢纶的才华横溢与情感真挚,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生命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卢纶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