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逢病叟》读书笔记

《村南逢病叟》作者: 唐 卢纶

一、《村南逢病叟》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雄浑豪放的边塞诗,如《塞下曲》,也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疾苦的作品,如《村南逢病叟》。卢纶的诗歌语言流畅自然,对仗工整,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边塞诗尤为出色,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

二、古诗原文

       《村南逢病叟》

双膝过颐顶在肩,四邻知姓不知年。
卧驱鸟雀惜禾黍,犹恐诸孙无社钱。

三、写作背景

卢纶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卢纶本人也经历了多次科举不第和仕途坎坷,对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村南逢病叟》这首诗,就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一位病重的老人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这首诗通过描绘病叟的悲惨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四、诗词翻译

老人的双膝高过下巴,头顶几乎挨到了肩膀,四邻只知道他的姓氏,却不清楚他的年龄。他躺在床上驱赶着鸟雀,生怕它们糟蹋了田里的庄稼,还担忧着孙子们没有社日祭神的钱。

五、诗词赏析

《村南逢病叟》是一首描绘农村老人悲惨生活的五言绝句。全诗仅二十字,却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位病重老人的形象,展现了其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双膝过颐顶在肩”,以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老人因疾病而身形佝偻、极度衰弱的形象。双膝高过下巴,头顶几乎挨到肩膀,这样的描述让人不禁为老人的身体状况担忧。同时,这也暗示了老人可能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生活难以自理。

次句“四邻知姓不知年”,进一步揭示了老人的孤独与无助。四邻虽然知道他的姓氏,却不清楚他的年龄,这说明老人在当地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和照顾。他的生活可能十分封闭,与外界的交流有限,这也加剧了他的孤独感。

第三句“卧驱鸟雀惜禾黍”,通过老人的一个具体行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持。尽管身患重病,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但老人仍然担心田里的庄稼被鸟雀糟蹋,于是尽力驱赶它们。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老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末句“犹恐诸孙无社钱”,则揭示了老人内心的担忧与焦虑。他害怕孙子们没有社日祭神的钱,这既是对孙子们未来的担忧,也是对自己无力为家庭做出贡献的自责。这句话让人深刻感受到老人的无奈与悲哀,也让人对当时社会的贫困与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六、诗词深度解读

《村南逢病叟》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病重老人生活的真实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底层人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反映。从诗人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

首先,从诗中的老人形象来看,他代表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普遍境遇。这些人民生活在贫困与病痛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救助和关注。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却只能默默承受。卢纶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感受到了他们的苦难与挣扎。

其次,诗中的“卧驱鸟雀惜禾黍”一句,不仅展现了老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揭示了当时农业生产的脆弱与不稳定。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农民们辛勤劳作,却往往因为天灾人祸而颗粒无收。老人的担忧与焦虑,正是对这种不稳定生产环境的真实反映。

再者,诗中的“犹恐诸孙无社钱”一句,则触及了当时社会的深层矛盾。社日祭神是农村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关乎农民的信仰与习俗,也关乎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在贫困与不公的背景下,许多农民连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为社日祭神筹备资金了。老人的担忧与焦虑,正是对这种社会不公与贫困现象的深刻揭露。

此外,卢纶在诗中还运用了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首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老人的衰弱形象,与次句四邻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老人的孤独与无助,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离。同时,诗中的“双膝过颐顶在肩”与“卧驱鸟雀惜禾黍”两句,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前者描绘了老人的极度衰弱,后者则展现了老人对生活的坚持与努力。这种反差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人的苦难与坚韧。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村南逢病叟》这首诗还反映了卢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卢纶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对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描绘病叟的形象,不仅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与关注,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贫困现象的控诉与反思。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但人们仍然应该坚持努力、珍惜生活。这种态度在诗中的“卧驱鸟雀惜禾黍”一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