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感怀》作者: 唐 韦应物
第一部分:《端居感怀》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博,世称“韦苏州”。他早年豪纵不羁,后历经仕途坎坷,逐渐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描绘。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清韵秀朗、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推崇,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之一。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端居感怀》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感至竟何方,幽独长如此。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端居感怀》是韦应物在闲居期间所作的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诗篇。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历经波折,晚年多闲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感悟人生,创作了大量描绘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端居感怀》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韦应物在闲居生活中的孤独与沉思,以及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深深的积雪怀抱着我,婉约地倾诉着对你的思念。整日独坐无言,忽然惊觉起身,整理衣襟。仿佛还身处闺房之中,却又猛然醒悟,生命终将消逝。夏天的树木迅速成荫,绿苔上却再无人迹。感慨之情究竟源自何方?这份孤独与沉思将长久伴随我。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端居感怀》是韦应物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一首佳作。全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闲居生活中的孤独与沉思。
开篇“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两句,以积雪喻指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积雪的深沉与婉约,恰如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深沉又细腻。积雪怀抱着诗人,婉约地倾诉着对某人的思念,这种情感既含蓄又深沉,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闲居生活中的孤独与沉思。整日独坐无言,诗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与外界隔绝。忽然惊觉起身,整理衣襟,这一动作既是对现实的回应,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宣泄。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仿佛还身处闺房之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安详,却又猛然醒悟,生命终将消逝。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夏天的树木迅速成荫,绿苔上却再无人迹,这种自然景物的变化,恰如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透露出孤独与沉思。
最后,“感至竟何方,幽独长如此”两句,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对感慨之情的追问与对孤独沉思的认同。感慨之情究竟源自何方?这份孤独与沉思将长久伴随我。这种对生命、对情感、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闲居生活中的孤独与沉思,以及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端居感怀》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与生命感悟的佳作。通过深入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与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韦应物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
首先,从意象的角度来看,《端居感怀》中的意象选择精妙而富有深意。积雪、帏室、夏木、绿苔等自然景物,不仅构成了全诗的画面感,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积雪的深沉与婉约,恰如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帏室的宁静与安详,却透露出生命的无常与消逝;夏木的迅速成荫与绿苔的无人迹,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慨。这些意象的选择与运用,既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知,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端居感怀》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韦应物在诗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孤独、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这种情感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普遍人生境遇的共鸣。韦应物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感悟,将这份孤独与沉思传递给了读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共鸣与震撼。
再者,从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看,《端居感怀》中的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韦应物在诗中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时光是易逝的,而孤独与沉思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自然、感悟人生,韦应物逐渐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与人生的意义。这种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高度认同。
此外,《端居感怀》还体现了韦应物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敬畏。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与美丽,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人类的生命与情感都与自然息息相关。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不仅让韦应物的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认同与追求。
在解读《端居感怀》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其与韦应物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我们可以将《端居感怀》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都以自然景物为主题,但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却有所不同。《滁州西涧》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端居感怀》则更多地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韦应物诗歌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思想变化与情感波动。
最后,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端居感怀》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对《端居感怀》的深入解读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韦应物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内涵,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