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单父梁九少府》读书笔记

《哭单父梁九少府》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哭单父梁九少府》作者简介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作品不仅描绘了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也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哭单父梁九少府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畴昔贪灵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离别,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十上多苦辛,一官常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梁洽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两三年后死于山东单父县尉任上,死时仅三十几岁。他与高适曾同游长江两岸,友情深笃。高适听到梁九少府死亡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便写下了这首悼亡诗。此诗不仅表达了高适对亡友的深切哀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士的排斥和压抑,以及诗人自身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愤。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打开书箱见你生前书信,不由使我热泪洒在胸前。置身坟墓你该多么孤寂,门庭萧条依然留在世间。想那当日你我搜奇猎胜,登山临水吟咏多少诗篇。南浦之下同把轻舟荡起,西江之上共把明月赏玩。天南地北你我多次远别,从生到死彼此情意缠绵。你的坟墓如今竟在何处,人间万事不过如此这般。高高晋山仍然耸立世上,我的故友却已葬身九泉。为友生前常常官微禄薄,为友死后家计贫困不堪。妻子儿女相隔多么遥远,更无一个弟兄在你身边。多次上书历尽艰难苦辛,身居微职常常自笑自惭。青云之路本已即将登上,谁料白日忽然落下西山。唯有身后的名声,静静地留存世间,无论远近。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哭单父梁九少府》是高适的一首深情悼亡诗,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开篇四句,诗人睹物思人,见君书信而泪沾臆,想象亡友在坟墓中的孤寂,情感真挚动人。接着六句,诗人追忆与亡友生前的交游情谊,共同游历山水、吟咏诗篇,情谊深厚缠绵。然而,生死离别,令人痛彻心扉。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两句,诗人感叹人生无常,万事皆空,流露出对亡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人世不平的愤怨。接下来,诗人叙述亡友生前的贫寒孤寂和仕途坎坷,生前禄薄,死后家贫,妻子远在他乡,无弟兄扶持,令人痛心疾首。

最后六句,诗人进一步抒发对亡友的哀思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青云之路虽可致,却如白日西沉,早离人世。唯有身后名空留,大志未展,功业未成,实是徒有虚名。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既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哀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哭单父梁九少府》不仅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更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的诗篇。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深入解读出多个层面的内涵。

一、生死离别与人生无常

诗的开篇,高适便以睹物思人的方式,引出了对亡友的深切哀思。书信、坟墓、子云居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死离别的痛苦和人生无常的悲凉。诗人通过想象亡友在坟墓中的孤寂,表达了对亡友深深的怀念和同情。同时,诗人也感叹人生短暂,万事皆空,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二、友情深笃与情谊缠绵

在诗中,高适深情地追忆了与亡友生前的交游情谊。他们曾共同游历山水、吟咏诗篇,情谊深厚缠绵。然而,生死离别却让他们天各一方,再也无法相见。这种深深的友情和无法割舍的情谊,让诗人倍感痛苦和无奈。同时,这种友情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风貌。

三、社会现实与仕途坎坷

在诗中,高适不仅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亡友生前禄薄家贫,死后更是家计贫困不堪。妻子远在他乡,无弟兄扶持,令人痛心疾首。这种社会现实不仅让亡友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也让诗人深感悲愤和无奈。同时,诗人也借亡友的遭遇抒发了自己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四、个人遭遇与人生感慨

在诗中,高适不仅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思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抒发了自己个人遭遇的感慨。青云之路虽可致,却如白日西沉,早离人世。这种壮志未酬的悲愤和无奈,让诗人深感痛苦和悲哀。同时,诗人也感叹人生短暂,唯有身后名空留,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复杂。

五、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哭单父梁九少府》在艺术特色上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语言质朴浅显而内涵醇厚。诗人通过睹物思人、追忆交游、叙述生平等方式,将哀思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例如,“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两句,以晋山的高耸入云和亡友的深居九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深深的怀念和同情。

综上所述,《哭单父梁九少府》不仅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更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的诗篇。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深入解读出多个层面的内涵,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复杂。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