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陇》读书笔记

《登陇》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 《登陇》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以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爱国情怀著称。高适早年仕途不顺,后得哥舒翰赏识,入河西幕府为掌书记,从此走上仕途。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盛唐气象的恢弘豪迈,又流露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登陇》是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是其边塞诗中的佳作。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登陇
唐·高适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
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登陇》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当时高适已五十来岁。此前,他曾任河南封丘县尉之类的小官,后因得哥舒翰幕府判官田梁丘之荐,被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任掌书记。高适受命离开长安前往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甘肃武威)上任途中,登上陇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登陇》。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为当时去西北的必经之地,长期的文化积淀中,陇头流水成了悲凉、愁苦、思乡的感情象征。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我站在陇山的坡头,望着陇山上四分而流开去的水流,心潮为之起伏。流水从来没有间断之时,旅途之人也从来没有休歇之时。我才能微薄,只够得上做一个小官,如今承蒙知己相召,委以重任,于是我不辞艰辛,孤独地仗剑往来万里之途。我哪里是不思念故乡呢?我之所以离乡背井前往赴任,为的是感念知遇之恩。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登陇》一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是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首联以“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开篇,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又通过流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漂泊的氛围。颔联“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运用顶真法紧承头两句而来,进一步强化了远行的孤独和艰辛。

颈联“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是诗人的自谦之词,也是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认识。他自谦为“浅才”,但实际上他的才华得到了哥舒翰的赏识,得以委以重任。他孤身一人,持剑远行千里,既表现了他的豪迈气概,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悲壮。

尾联“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并非不眷恋思念自己的故乡,他之所以离乡远行,全都是为了报答知己的知遇之恩。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既有游子的思乡之情,又有仗剑戍边的豪情,更有报答知己的侠肝义胆。高适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登陇》一诗,不仅是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高适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探讨高适的诗歌艺术、边塞诗的特点以及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学。

首先,从高适的诗歌艺术来看,《登陇》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高适擅长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漂泊的氛围;通过“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的顶真手法,强化了远行的孤独和艰辛;通过“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的自谦之词,表现了他的豪迈气概和无奈悲壮。这些意象和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从边塞诗的特点来看,《登陇》充分体现了边塞诗的艺术魅力。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要内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高适的这首《登陇》,不仅描绘了陇山的壮丽景色和流水的不息,还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仗剑戍边的豪情。这种情感与景物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边塞诗的雄浑气魄,又充满了细腻的情感表达。

再者,从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学来看,《登陇》也体现了唐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深远思考。唐代士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同时,他们也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高适作为唐代士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家国天下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尽管实际上是自我抒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家国天下的深情厚爱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此外,《登陇》还体现了高适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在诗中,他深情地表达了对知己的感激之情,认为“士为知己者死”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同时,他也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认为人生短暂而珍贵,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情和力量。

最后,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登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学,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唐代诗歌的魅力和唐代士人的风采。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登陇》这首诗中,高适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深远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高适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唐代士人的风采,也让我们对人生、友情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