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早年仕途不顺,后投笔从戎,亲历边塞,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的奋发进取精神。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一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高适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
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
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名士沈千运(沈四山人),因屡试不中,约五十岁左右隐居濮上(今河南濮阳南濮水边),躬耕田园。高适游历淇水时,曾到濮上访问沈千运,结为知交。当沈千运要回山中别业时,高适作此诗赠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感慨。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唱支《还山吟》,天高地远傍晚寒山多幽深,
送你还山非常理解你的心。
人到老成凡事须得任心意,见你懂得怎样安排一生事。
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
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
卖药后衣袋里应有很多钱,回到山中服药又可以延年。
白云悠悠相劝饮尽杯中酒,明月相伴哪里还不能成眠?
睡时回忆追问醒来时的事,梦魂可以和我相互来周旋。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是高适的一首送别诗,也是他对隐逸生活的一次深情礼赞。全诗以时令即景起兴,蕴含深沉复杂的感慨。
首联“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和隐逸的归宿。天高日暮,寒山深邃,这样的环境不仅描绘出了隐逸生活的清幽与孤寂,也暗示了沈千运归隐的决心和勇气。
颔联“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是对沈千运人生选择的赞美和肯定。高适认为,人到老年应当放纵心意,随心所欲,而沈千运正是懂得如何安排自己一生的人。他选择归隐山林,过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这正是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
颈联“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则生动描绘了沈千运归隐后的生活场景。他在山间俯仰自如,无所不至,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石泉淙淙,桂花松子满地,这些看似平凡的景象,却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尾联“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沈千运归隐生活的理解和祝福。他卖药自给自足,服药延年益寿,与白云为友,明月相伴,生活得逍遥自在。即使在睡梦中,他也能与自己的灵魂相互周旋,这种境界令人羡慕不已。
整首诗语言明快流畅,声调悠扬和谐,情感真挚动人。高适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篇对隐逸生活深刻理解和热情礼赞的文学佳作。高适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隐逸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先,从隐逸生活的角度来看,高适对沈千运的归隐生活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隐逸生活并非逃避现实、消极避世的选择,而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位。沈千运选择归隐山林,过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正是因为他看透了世俗的浮华和虚伪,选择了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令人敬佩,也值得我们深思。
其次,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高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在于如何安排自己的一生,如何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沈千运选择归隐山林,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选择虽然看似平凡,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再者,从情感交流的角度来看,高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与沈千运结为知交,深知其内心的追求和渴望。在送别之际,他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祝福。同时,他也流露出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交流不仅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真诚和热情。
此外,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也展现了高适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氛围。整首诗语言明快流畅,声调悠扬和谐,情感真挚动人。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一句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白云和明月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最后,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同时,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士人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化传承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诗歌本身上,也体现在我们对诗歌的解读和欣赏过程中。
综上所述,《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的文学佳作。它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情礼赞,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它还展现了高适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这首诗不仅令人感动和敬佩,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