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北楼》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 《金城北楼》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早年仕途不顺,却以诗才横溢著称,尤其擅长以诗描绘边塞风光,抒发豪情壮志。高适的诗作气势磅礴,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深受后世推崇。《金城北楼》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慨。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金城北楼
唐·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金城北楼》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当时,高适经人引荐,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充任掌书记。此诗即写于他离开长安赴陇右途经金城(今甘肃兰州)时。登上北城楼,西望晴空万里,大好河山锦绣,诗人心中不禁波澜起伏,思绪万千。他既感慨边塞风光的壮丽,又忧虑国家的安危,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前途的迷茫与期待。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湍急的水流之上,急奔的水声如同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金城北楼》是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慨。
首联“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以宏大的视野描绘了金城北楼的壮丽景色。晴空万里,山水相连,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诗人以“胜画中”三字,表达了对边塞风光的由衷赞美。
颔联“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则通过对比与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壮丽与苍凉的氛围。急流的声音如同箭矢般迅猛,而残月则如同弯弓,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既表现了自然的磅礴气势,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紧迫感。
颈联“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则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磻溪老指的是姜太公,他在磻溪垂钓时等待时机,最终成就大业。诗人羡慕这种从容与智慧,同时也反思自己在世事变迁中的处境。而“塞上翁”则象征着通达世事、淡泊名利的智者,诗人对其深表敬仰。
尾联“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则将视角转向边塞,以羌笛的哀怨之声,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羌笛的音色凄婉,象征着边塞将士的艰辛与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更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诗人以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语调,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个人的抱负与失落、国家的安危与忧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金城北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篇。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高适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先,从边塞生活的角度来看,高适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金城北楼的壮丽景色和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边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他也通过羌笛的哀怨之声,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使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其次,从人生际遇的角度来看,高适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他通过引用姜太公和塞上翁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从容与智慧、通达与淡泊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这种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使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哲理价值。
再次,从国家命运的角度来看,高适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他通过描绘边塞战事的惨烈和羌笛的哀怨之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使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
此外,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金城北楼》也展现了高适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善于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同时,他也注重诗歌的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使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整首诗在描绘边塞风光、抒发人生感慨和表达国家关怀的同时,也展现了高适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在唐代,边塞诗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高适作为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通过《金城北楼》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唐代文人的豪情壮志与深沉感慨以及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同时,这首诗也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从容与智慧、通达与淡泊的态度;在面对国家的安危和命运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对人生和国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总之,《金城北楼》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它反映了高适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它也展现了高适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唐代文人的豪情壮志与深沉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