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诗示刘叟》作者: 唐 白居易
第一部分:《燕诗示刘叟》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近人,深受人民喜爱。白居易一生著作颇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矛盾。《燕诗示刘叟》便是他众多佳作中的一首,通过寓言诗的形式,深刻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期待。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燕诗示刘叟》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所作。当时,一位刘姓老者向白居易诉苦,说他的儿子离家远行,不再赡养他。白居易得知这位老者年轻时也曾背离父母,便作此寓言诗以示警诫。诗中通过描绘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情景,深刻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养育之恩,同时也暗含了对刘老汉年轻时行为的批评与劝诫。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它们衔泥在椽条间筑巢,生下了四只小燕子。四只小燕子日夜成长,向父母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青虫不容易抓到,小燕子的黄嘴似乎从来没吃饱饭。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雌雄双燕在空中急切的鸣叫,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燕诗示刘叟》是一首情感深沉、寓意深远的寓言诗。白居易以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情景为线索,巧妙地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期待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生动的画面感,又富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的开篇即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燕筑巢、育雏的辛劳过程。从“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到“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双燕对子女的无私关爱与辛勤付出。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双燕的辛劳与伟大,也让人联想到了人世间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付出。
随着小燕子羽翼渐丰,它们终于离开了巢穴,随风四散飞走。这一情节的转变,不仅预示着生命的成长与独立,也暗示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分离与疏远。双燕在空中急切的鸣叫,声嘶力竭,却唤不回离去的子女。这种无奈与悲哀,正是人世间父母面对子女离家时的真实写照。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对双燕悲情的描绘,而是巧妙地通过“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诗人劝诫老燕不要悲伤,应当反思自己年轻时是否也曾背离过父母。这种劝诫,实际上也是对刘老汉的间接批评与劝诫。白居易深知,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以双燕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期待。同时,通过寓言诗的形式,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孝道的理解与倡导。这使得《燕诗示刘叟》不仅具有文学上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思想上的启迪意义。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燕诗示刘叟》作为白居易的一首寓言诗,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从思想内涵上来看,这首诗深刻揭示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期待。诗人以双燕为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它们辛劳抚育幼燕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双燕的辛劳与伟大,也让人联想到了人世间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付出。同时,通过双燕与子女之间的分离与疏远,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人世间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深刻洞察。他深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独立,最终离开父母的怀抱。然而,这种分离并不意味着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期待就此消失。相反,它更加凸显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与殷切期望。
其次,从艺术表现力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与生动的画面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燕筑巢、育雏的辛劳过程,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更加深刻地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期待。例如,“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一句,通过对比母燕与雏燕的体型变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母燕对子女的无私关爱与辛勤付出。而“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句,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燕子以人的情感与行为,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这首诗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孝道的理解与倡导。诗人通过双燕与子女之间的分离与疏远,以及老燕对子女的劝诫与反思,深刻表达了自己对孝道的深刻理解与高度重视。他认为,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进一步解读这首诗,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在唐代社会中,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分离与疏远的困境。白居易通过《燕诗示刘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洞察与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引起人们对家庭关系的重视与反思,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思考。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与素材,通过寓言诗的形式将深刻的思想内涵寓于生动的画面之中。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使得他的思想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引发共鸣。
综上所述,《燕诗示刘叟》是一首情感深沉、寓意深远的寓言诗。它不仅深刻揭示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期待,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孝道的理解与倡导。同时,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与生动的画面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染力与思想启迪意义。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上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思想上的启迪意义与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