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元九后咏所怀》作者: 唐 白居易
第一部分:《别元九后咏所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动人。《别元九后咏所怀》便是他送别好友元稹后所作的一首抒情佳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别元九后咏所怀
唐·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别元九后咏所怀》创作于元和元年(806年),是白居易在送别好友元稹后,深感孤寂落寞之时所作。当时,秋季甫至,秋意却浓,白居易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与元稹分别,心中更添无限惆怅,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篇。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桐叶在秋雨中纷纷飘落,槿花在秋风里萧瑟凋谢。在这宁静、空旷的环境中,生出早秋的意境。与老朋友分别,让我心中再没有欢乐。不要说我没有到青门为你送行,我的心已经跟随你远去。知心的朋友何必求多,只要是心意相通、情趣相投即可。你离去后就剩下我独自一人,即使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心也空荡荡的。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别元九后咏所怀》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送别好友后的孤寂落寞之情。
开篇两句“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的萧瑟景象触发了诗人的感伤情绪,桐叶飘零、槿花凋谢,这些自然景象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一句,诗人以“悠悠”二字描绘出秋日的绵长与无边的感受,正如离别后的孤寂与忧思在心中不断滋长。在这宁静、空旷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随着季节变化而显得更加深沉。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一句,诗人将伤秋之情与离别之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与元稹分别后的孤寂与落寞。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但内心的失落与忧愁却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两句“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诗人以虚笔写分别之实事,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然后回答道:“心到青门东”。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
最后两句“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认为真正的相知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心灵的契合。元稹的离去,让诗人在繁华的长安城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寂寞。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深刻感悟,使得诗句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完美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凝练而情感深邃,充满了一种古典诗歌的静美与忧伤。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别元九后咏所怀》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佳作。以下是对该诗的深度解读:
一、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映射
诗歌开篇以“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描绘出秋季的萧瑟景象,这些自然景象不仅点明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更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桐叶飘零、槿花凋谢,这些生命的衰退与消逝,象征着离别的不可避免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诗句充满了感染力。
二、孤寂落寞与离愁别绪的交织
诗中“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一句,不仅写出了秋日的绵长与无边的感受,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与老朋友分别后,诗人心中充满了失落与忧愁,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人通过“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的表述,将离愁别绪推向了高潮。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诗人却因友人的离去而感到空荡荡的,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深刻感悟,使得诗句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三、相知与相离的辩证思考
诗人在诗中提出了“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的深刻见解。他认为真正的相知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心灵的契合。这种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对于离别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元稹的离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寂寞,这种感受不仅是对友情的怀念,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四、时间与空间的跨越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诗句充满了想象空间。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但内心的失落与忧愁却溢于言表。诗人以“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的虚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五、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别元九后咏所怀》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佳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诗人认为真正的相知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心灵的契合;离别虽然带来孤寂与落寞,但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这些深刻的见解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启示了后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与孤寂。
六、艺术特色的独特魅力
《别元九后咏所怀》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得全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在修辞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将桐叶雨、槿花风比作内心的伤感与落寞,将长安城的空虚象征为心灵的孤寂。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句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综上所述,《别元九后咏所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它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深刻感悟,也可以领略到唐代文学的魅力与风采。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了后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与孤寂,保持一颗平静而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