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作者: 唐 李贺
第一部分:《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生于公元790年,卒于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李贺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贫困潦倒。他的诗歌想象奇特,构思新颖,语言凝练,风格独特,被誉为“长吉体”。《马诗二十三首》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马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人才埋没等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马诗二十三首》大约创作于元和九年(814年),当时李贺正值青壮年,却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他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尤其是人才的埋没等现象,心中充满愤懑与不平。于是,他借马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感慨与不满,创作了这组诗。《其十八》便是其中的一首,通过描绘一匹千里马被庸人误认、备受摧残的遭遇,寄寓了诗人对人才埋没的深切同情和愤慨。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伯乐走到跟前一看,这是一匹千里马啊,旋毛就长在它腹间。然而,如今却克扣它的草料,它什么时候才能腾飞跨越青山呢?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诗人以千里马为喻,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埋没的现象。首句“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以伯乐相马为引子,点明这是一匹千里马。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笔锋一转,“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揭示了这匹千里马被庸人误认、备受摧残的遭遇。诗人通过描绘千里马被克扣草料、无力腾飞的惨状,表达了对人才埋没的深切同情和愤慨。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诗人以千里马为喻,既形象又生动,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千里马的才华与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人才埋没的悲哀与不公。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不仅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通过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首先,从诗歌的主题来看,它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埋没的现象。李贺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藩镇割据严重,朝廷腐败无能。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甚至被埋没。诗人以千里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社会现象,表达了对人才埋没的深切同情和愤慨。
其次,从诗歌的意象来看,千里马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它既是才华的象征,也是人才的化身。诗人通过描绘千里马被克扣草料、无力腾飞的惨状,实际上是在揭示人才被埋没、无法施展才华的悲哀。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伯乐”这一意象,强调了人才识别的重要性。伯乐是善于相马的人,只有伯乐才能识别出千里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像伯乐这样的人却少之又少,导致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
再者,从诗歌的情感来看,它充满了诗人对人才埋没的深切同情和愤慨。诗人以千里马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他渴望得到伯乐的赏识和重用,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此外,《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还体现了诗人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他的诗歌想象奇特,构思新颖,语言凝练,风格独特。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千里马和伯乐等意象,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揭示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自己内心的愤懑与不平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使得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进一步来说,《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它提醒我们要关注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避免人才的埋没和浪费。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有追求梦想和实现价值的勇气和决心,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超越。
最后,从诗歌的传承和影响来看,《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作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后人广泛传诵和赞誉,还被收入各种诗歌选集和教材中,成为经典之作。同时,它也激发了后世诗人对人才埋没等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的佳作。通过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埋没的现象,还体现了诗人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同时,它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