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作者: 唐 贾岛
第一部分:《病起》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唐代诗人,与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以五言律诗著称。他早年家境贫寒,曾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贾岛的诗作风格独特,以清奇凄苦闻名,善于通过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代表作包括《长江集》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病起
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
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杯。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病起》是贾岛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所作。这一时期,贾岛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曾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又因性格耿直而屡遭贬谪。在此期间,他因病在家疗养,感慨万分,遂作此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病中对时间流逝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慨。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我尚未回到高高的山丘,只能独自责怪自己徘徊不前。我的事情怎能如愿顺遂,兰花却已经悄然绽放。疾病使我创作减少,雨水阻碍了朋友来访。在灯下翻阅《南华经》,借书中的智慧来驱散忧愁,权当饮酒解愁。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病起》是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病愈后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表达了诗人未能回到故乡的失望和自责。接下来“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描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自然环境的对比,强调了诗人病中的无助。随后“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表现了诗人因病而减少了社交活动,同时阴雨的天气也阻止了朋友的来访,使得诗人更加孤独。最后“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杯”则传达了诗人通过阅读道家经典来排解忧愁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时间流逝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病起》不仅是一首描绘病愈后情景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寄托的诗歌。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贾岛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首先,从诗歌的结构和内容来看,《病起》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共八句四十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诗中通过对病愈后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种结构和内容的安排不仅使得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深入理解。
其次,从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来看,《病起》中的“高丘”、“兰花”、“雨阻”等意象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高丘”象征着诗人的故乡和理想之地,而“归未得”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理想的向往与无奈;“兰花”作为自然景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雨阻”则象征着现实的阻碍和困难。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深刻洞察。
再次,从诗歌的情感表达来看,《病起》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慨和对孤独无助的内心体验。诗人在病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体会到了现实的阻碍和困难。这些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作为一位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此外,《病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诗中通过对道家经典《南华经》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认同和追求。道家哲学强调顺应自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与贾岛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不谋而合。同时,诗人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忧虑,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最后,从贾岛的创作风格来看,《病起》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贾岛以五言律诗见长,诗作多呈现荒凉、枯寂之境,风格幽奇寒僻、瘦硬清诡。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将病愈后的情景和内心的情感融为一体。同时,他还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艺术感染力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种创作风格不仅使得《病起》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贾岛的其他作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综上所述,《病起》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寄托的诗歌作品。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贾岛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