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
第一部分:《穆斯林的葬礼》作者简介
《穆斯林的葬礼》是由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霍达,1945年出生于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编剧。她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描绘回族人民的生活,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史诗般的厚重感。1987年,霍达完成了《穆斯林的葬礼》的创作,该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成功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并于199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
第二部分:《穆斯林的葬礼》经典语录十条
- “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 “爱,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爱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就像信仰一样永不改变,永不背叛!”
- “世界上没有一个青年不曾想到过爱情,每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
- “雁归有时,潮来有汛,唯独明月不再升起。”
- “事实本身就已经很清楚,无须再解释;只有谎言才拼命鼓吹,唯恐别人不相信。”
- “天总会亮的,没有太阳也会亮的。”
- “岁月永不停息地向前流去,根本不理睬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 “历史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
-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
-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第三部分:《穆斯林的葬礼》内容摘要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深情而厚重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六十年的兴衰沉浮,展现了回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悲歌。故事以北京为背景,围绕着一个玉器世家——梁家的起起落落,以及其中交织的爱恨情仇,缓缓展开。
小说的主人公韩子奇,原是一个无父无母的流浪儿,在流浪过程中被穆斯林琢玉人梁亦清收留,并拜其为师学习琢玉手艺。梁亦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琢玉匠人,他一生致力于玉器的雕琢,却因过度劳累而猝死。在师父去世后,韩子奇为了完成师父的遗作并重振奇珍斋,忍辱负重,最终不仅完成了那件作品,还学会了生意经,并结识了英国人亨特。韩子奇与梁亦清的大女儿梁君璧结婚,并育有一子韩天星。然而,命运多舛,梁亦清的二女儿梁冰玉在战乱中随姐夫韩子奇前往英国,并在异国他乡与韩子奇产生了情感纠葛,生下了私生女韩新月。
回国后,梁冰玉将韩新月留给了姐姐梁君璧,自己则远走他乡。韩新月从小在缺乏母爱的环境中长大,但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在大学里,她遇到了自己的老师楚雁潮,两人逐渐坠入了爱河。然而,这段师生恋却遭到了梁君璧的强烈反对,因为楚雁潮是汉族人,而回族与汉族之间是不允许通婚的。同时,韩新月还身患严重的心脏病,这段爱情注定充满了坎坷与悲剧。
随着故事的深入,韩新月的身世之谜逐渐被揭开,她与母亲梁冰玉的关系也逐渐明朗。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善良的女孩,她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猝然凋零,留下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无尽的遗憾。
除了爱情悲剧外,小说还深刻揭示了回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艰辛与奋斗。他们不仅要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压迫,还要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穆斯林的葬礼》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穆斯林家族的兴衰沉浮和其中的爱恨情仇。它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和家族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刻反思。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回族人民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爱情、家庭和人生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