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过七里濑》读书笔记

《行香子·过七里濑》作者:宋 苏轼

一、《行香子·过七里濑》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政见不合而遭贬谪,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苏轼都能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诗酒自娱,寄情山水。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旷达,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不仅擅长诗词创作,还在书法、绘画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

二、古诗原文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三、写作背景

《行香子·过七里濑》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二月,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在巡查富阳期间,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濑时所作。七里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严陵山之西,水流湍急,景色优美。苏轼在此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触发了内心的感慨与哲思,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四、诗词翻译

乘一叶轻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船经沙滩,水流湍急,舟飞如箭;早晨行船,两岸树木罩上了一层白霜,水面清冷;夜晚降临,月亮升起,银白色的光辉洒满了山、树,江水泛着银波,波光莹莹。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当年隐居在此不肯出仕的严光,到头来却是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历史上名声大噪的皇帝和隐士,而今都已如梦般消逝无踪,徒然留下一个个无足轻重的虚名。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拂晓时分的山峰,则又青翠欲滴、玲珑可爱。

五、诗词赏析

《行香子·过七里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里濑的壮丽景色,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慨。

上阕主要写景,通过“一叶舟轻”、“双桨鸿惊”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乘舟过江的轻快与自在。接着,“水天清、影湛波平”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江面风光。而“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则通过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以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了清寒凄美的意境。

下阕则主要写情,通过“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描绘,展现了七里濑两岸连山的壮丽景色。接着,“算当年、虚老严陵”一句,引出了词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他认为,严光当年隐居在此,却未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实在是虚度了光阴。而“君臣一梦,今古空名”则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人生如梦、名利皆空的感慨。最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永恒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苏轼以景寓情,以情写景,使得诗情与画意相得益彰。

六、诗词深度解读

《行香子·过七里濑》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的佳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深度解读:

  1. 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苏轼在这首词中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他通过对七里濑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他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人生如梦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融合使得整首词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2. 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词中的“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了苏轼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认为,历史上的皇帝和隐士,无论名声多么显赫,最终都如梦一般消逝无踪。相比之下,大自然的永恒之美才是值得追求的。这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苏轼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3. 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
    苏轼在词中提到了严光这个历史人物,并对他进行了评价。他认为严光当年隐居在此,却未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实在是虚度了光阴。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的关注。苏轼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人们追求名利的讽刺。
  4.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七里濑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又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词的主题和意境。例如,“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通过对比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创造出了清寒凄美的意境;“君臣一梦,今古空名”则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人生如梦、名利皆空的哲理。
  5. 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苏轼创作这首词时,正处于仕途坎坷、生活困顿的时期。然而,他并没有在词中流露出过多的个人苦闷和抱怨,而是以一种超脱物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豁达与坚韧,也与当时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物欲的时代精神相契合。
  6.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行香子·过七里濑》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词对于后世诗词创作和人生哲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自然美景和人生时光,不要被名利所束缚;要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的真谛,不要被世俗所迷惑。

综上所述,《行香子·过七里濑》是苏轼的一首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里濑的壮丽景色,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慨。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