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读书笔记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宋 苏轼

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一生仕途坎坷,却以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于世。苏轼的文学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诗词,也有细腻温婉的散文,深受后世推崇。

二、古诗原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三、写作背景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苏轼寓居定慧院,生活清贫而精神却异常丰富。这首词便是他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自漫步于定慧院时所作,借以抒发内心的孤寂与高洁之志。

四、诗词翻译

弯弯的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的水滴声已断,四周一片寂静。有谁能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在夜色中徘徊,只有那缥缈的孤鸿影子相伴。孤鸿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中有怨恨却无人能够理解。它挑遍了寒枝却不肯栖息,甘愿在寂寞的沙洲上忍受寒冷。

五、诗词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的一首经典咏怀词,通过描绘月夜孤鸿的形象,寄托了词人深邃的情感和崇高的志向。

词的上片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篇,营造了一种清冷幽寂的氛围。残月、疏桐、漏断、人静,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孤寂而宁静的夜晚。接着,“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两句,词人自比为幽人,与孤鸿相伴,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凄凉。孤鸿的影子在月光下缥缈不定,正如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下片“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两句,孤鸿的惊起与回头,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波动与无奈。他心中有恨,却无人能够理解。这种孤独与无助,使得词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高洁之志。“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孤鸿挑遍了寒枝却不肯栖息,甘愿在寂寞的沙洲上忍受寒冷。这既是孤鸿的选择,也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他宁愿忍受孤独与寒冷,也不愿随波逐流、屈从于世俗。

整首词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孤鸿的形象寄托了词人深邃的情感和崇高的志向。词人借孤鸿自喻,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坚守高洁、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六、诗词深度解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仅是一首描绘月夜孤鸿的咏怀词,更是一首富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词的构图精妙绝伦。词人通过“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了一种清冷幽寂的氛围,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画面感和意境美。同时,词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孤鸿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孤鸿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从情感角度来看,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高洁之志。苏轼在黄州期间,生活清贫而精神却异常丰富。他通过这首词,抒发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种情感是真挚而深刻的,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

从哲理角度来看,这首词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词人通过孤鸿的形象,告诉我们面对逆境时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随波逐流、不屈从于世俗。同时,词人也启示我们要有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这种人生智慧不仅在当时具有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这首词还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他身处逆境,生活清贫,但他依然能够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种态度也贯穿在他的一生中,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和挫折,他都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以坚韧的毅力去克服。

在深度解读这首词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它与苏轼的其他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苏轼的诗词中经常出现孤鸿、明月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他诗词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孤鸿形象,正是苏轼内心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的一个缩影。

同时,这首词也启示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确保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符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总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富含人生智慧的佳作。它通过对月夜孤鸿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抒发,展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领悟。这首词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苏轼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它启示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同时也要有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