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读书笔记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作者: 唐 卢纶

一、《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一生仕途坎坷,早年屡试不第,后经宰相元载举荐步入仕途,曾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监察御史等职。他因元载、王缙获罪而遭到牵连,仕途多舛。卢纶的诗作以边塞诗和社会现实诗见长,风格沉郁悲壮,情感真挚动人。其《卢户部诗集》流传后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古诗原文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

掷地金声信有之,莹然冰玉见清词。元凯癖成官始贵,相如渴甚貌逾衰。
荒园每觉虫鸣早,华馆常闻客散迟。寂寞罢琴风满树,几多黄叶落蛛丝。

三、写作背景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是卢纶在早秋时节,因病卧床期间所作。当时,卢纶与崔侍御(即崔元翰,唐代诗人、官员)均因病告假在家。崔侍御先寄诗给卢纶,表达自己的病情和书情。卢纶收到诗后,深感崔侍御的关怀与友情,遂作此诗以酬答。这首诗不仅是对崔侍御诗作的回应,也是卢纶自己病中心境的抒发。

四、诗词翻译

书信掷地有声,确实如金石之音;词句清新如玉,闪耀着冰清玉洁的光芒。元凯因癖好而成官,方显其尊贵;相如因渴望太过,容貌却日渐衰老。荒园中,每每觉得虫鸣声来得特别早;华馆里,常常听闻客人散去的声音拖得很晚。寂寞中停下弹琴,风吹满了树林,几片黄叶飘落,蛛丝也随之而动。

五、诗词赏析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歌。全诗以病中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首联“掷地金声信有之,莹然冰玉见清词”,以书信掷地有声和词句清新如玉为喻,赞美了崔侍御诗作的珍贵和清新。这不仅是对崔侍御才华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元凯癖成官始贵,相如渴甚貌逾衰”,诗人以元凯和相如为例,暗喻了人们在追求权势和美貌时可能付出的代价。元凯因癖好而成官显贵,相如因渴望太过而容貌衰老,这既是历史人物的写照,也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颈联“荒园每觉虫鸣早,华馆常闻客散迟”,诗人通过描绘荒园和华馆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自己病中的孤独和寂寞。荒园中虫鸣声早,显得冷清而寂静;华馆里客人散去声迟,透露出繁华过后的落寞。这两句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联“寂寞罢琴风满树,几多黄叶落蛛丝”,诗人以寂寞罢琴、风满树、黄叶落蛛丝为结,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寂寞中停下弹琴,风吹满树林,黄叶飘落蛛丝间,这一幅幅画面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病中的孤寂和无奈。同时,也寓含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哲理思考。

六、诗词深度解读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不仅是一首酬答友人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和情感的作品。从更深层次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卢纶对人生、对友情、对自然、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首先,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卢纶通过描绘病中的孤独和寂寞,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他意识到,人生充满了无常和变化,权势、美貌、健康等都是过眼云烟。在病中,他更加珍惜与友人的情谊和相处的时光,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其次,从友情观的角度来看,卢纶在诗中表达了对崔侍御的深厚友谊和感激之情。他赞美崔侍御的诗作,回应崔侍御的关怀与问候,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心灵契合和精神共鸣。这种友情不仅让诗人在病中得到了慰藉和力量,也让他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再者,从自然观的角度来看,卢纶在诗中描绘了荒园和华馆的不同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他通过虫鸣声、风满树、黄叶落蛛丝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寓含了时光流逝、生命易老的哲理思考。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

此外,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卢纶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他通过书信掷地有声、词句清新如玉、元凯癖成官始贵、相如渴甚貌逾衰等意象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技巧。

最后,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卢纶在诗中暗喻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的追求。元凯因癖好而成官显贵,相如因渴望太过而容貌衰老,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映。卢纶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总的来说,《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通过描绘病中的孤独和寂寞、抒发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以及暗喻社会现实等方式,展现了卢纶对人生、对友情、对自然、对艺术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上的审美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它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