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读书笔记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作者: 唐 卢纶

一、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一生仕途坎坷,早年屡试不第,后经宰相元载、王缙举荐,才得以步入仕途。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边塞生活的雄浑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细腻篇章。《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便是他的一首抒情佳作,展现了诗人在客居他乡、遭遇苦雨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二、古诗原文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

积雨暮凄凄,羁人状鸟栖。响空宫树接,覆水野云低。
穴蚁多随草,巢蜂半坠泥。绕池墙藓合,拥溜瓦松齐。
旧圃平如海,新沟曲似溪。坏阑留众蝶,欹栋止群鸡。
莠盛终无实,槎枯返有荑。绿萍藏废井,黄叶隐危堤。
闾里欢将绝,朝昏望亦迷。不知霄汉侣,何路可相携。

三、写作背景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这首诗作于卢纶客居他乡、遭遇连绵苦雨之时。卢纶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遇贬谪和流离失所,这首诗便是在他客居异乡、心情苦闷的背景下创作的。雨中的客舍显得格外凄凉,诗人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钱起和郎士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寄赠之作,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四、诗词翻译

连绵的暮雨凄凄沥沥,羁旅之人如同鸟儿般栖身异乡。
空旷的宫殿中树木回响,野外的云朵低垂覆盖着水面。
穴居的蚂蚁随着草丛移动,蜂巢半坠入泥泞之中。
池塘周围的墙壁长满了苔藓,屋顶上的瓦松排列得整整齐齐。
旧时的花园平坦如海,新挖的沟渠弯曲如溪。
破损的栏杆上留下了许多蝴蝶,倾斜的梁柱上停歇着群鸡。
蓬勃的杂草生长茂盛却终无果实,朽烂的木船干枯后反而长出了新芽。
绿色的浮萍掩盖了废弃的井口,黄叶隐匿在危险的堤坝上。
乡里的欢乐渐渐消失,白天和黑夜的辨别也变得模糊。
不知道天上的伴侣在哪里,何处的路可以相互陪伴。

五、诗词赏析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这首诗以客舍中的苦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思乡之情。

首联“积雨暮凄凄,羁人状鸟栖”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和情境。暮雨连绵,客舍凄凉,诗人自比为羁旅之人,如同鸟儿般栖身异乡,无依无靠。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雨中的自然景物和人造环境的破败,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空旷的宫殿、低垂的云朵、穴居的蚂蚁、半坠的蜂巢、长满苔藓的墙壁、排列整齐的瓦松……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其中,“旧圃平如海,新沟曲似溪”两句尤为精妙。诗人以海喻旧圃,以溪喻新沟,既展现了雨后的景象,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旧时的花园已经平坦如海,新挖的沟渠也弯曲如溪,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唯有诗人的思乡之情却历久弥新。

尾联“不知霄汉侣,何路可相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归乡之路的迷茫。诗人不知道天上的伴侣在哪里,也不知道何处的路可以相互陪伴。这种迷茫和无奈,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思乡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异乡漂泊时的普遍心态和情感体验。

六、诗词深度解读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佳作,更是一幅反映唐代士人精神风貌和社会现实的生动画卷。

从精神风貌来看,这首诗展现了唐代士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坚韧与乐观。卢纶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或放弃。相反,他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乐观。诗中的“羁人状鸟栖”虽然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但“不知霄汉侣,何路可相携”却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这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的精神风貌,是唐代士人普遍具备的品质。

从社会现实来看,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风貌。唐代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时代,士人们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天地,常常离开家乡前往异地他乡。然而,异乡的漂泊生活往往充满了艰辛和不易。卢纶在诗中所描绘的客舍苦雨、环境破败等景象,正是唐代士人在异乡漂泊时的真实写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唐代社会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乡的渴望。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士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卢纶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人造环境来描绘雨中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层次感。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羁人状鸟栖”中的比喻就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不知霄汉侣,何路可相携”中的拟人则让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的来说,《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这首诗是卢纶的一首抒情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思乡之情,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卢纶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作出了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具有情感上的共鸣力,也具有思想上的启迪性,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欣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