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药前轩呈董山人》读书笔记

《行药前轩呈董山人》作者: 唐 卢纶

一、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他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一生仕途坎坷,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二、古诗原文

《行药前轩呈董山人》

不觉老将至,瘦来方自惊。
朝昏多病色,起坐有劳声。
腠暖苦肌痒,藏虚唯耳鸣。
桑公富灵术,一为保馀生。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晚年的作品。卢纶一生在仕途上并不顺利,经历了诸多波折。晚年的他身体状况不佳,饱受病痛折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此诗,向擅长医术的董山人倾诉自己的病痛与对生命的渴望。董山人具体身份虽未明确,但从诗中“桑公富灵术”可知其医术高明,卢纶希望能借助他的医术保全自己的余生。

四、诗词翻译

不知不觉间,自己已步入老年,身体消瘦得让自己都感到惊讶。从早到晚,自己总是呈现出病态的面容,起身坐下时都发出疲惫的声音。肌肤因暖气而感到瘙痒难耐,身体虚弱,只有耳鸣声不断。桑公您擅长神奇的医术,希望您能为我保全这余下的生命。

五、诗词赏析

  1.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老病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渴望。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老病的感受,“不觉老将至,瘦来方自惊”,时光悄然流逝,自己却浑然不觉,直到身体消瘦才惊觉已老,这种对时光流逝和身体衰老的感慨真挚而深沉。“朝昏多病色,起坐有劳声”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病态的生活状态,从早到晚都显得病恹恹的,起身坐下都费力有声,让人感受到诗人身体的虚弱和生活的艰难。
  2.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诗人直接倾诉自己的感受,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强烈。同时,借景抒情的手法也隐含其中,虽然诗中未明确描绘具体景色,但“朝昏多病色”等句,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诗人生活的环境和他内心的情感是相互映衬的。此外,卒章显志的手法在结尾处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结尾处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即希望桑公能为他保全余生,这一愿望也是整首诗的主旨所在。

六、诗词深度解读

  1. 对时光与生命的思考
    “不觉老将至,瘦来方自惊”,这句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人们往往在身体出现明显变化时才惊觉岁月的无情。卢纶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反映出人们对生命的无奈。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各种事务,忽略了时光的悄然流逝,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关爱自己的身体,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看,卢纶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命的渴望更加强烈。卢纶的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人们在困境中努力寻求生存的希望,希望能够借助各种力量延续自己的生命。

  1. 病痛与生活的困境
    “朝昏多病色,起坐有劳声。腠暖苦肌痒,藏虚唯耳鸣”,这几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病痛缠身的生活状态。从早到晚都显得病态,起身坐下都费力有声,肌肤瘙痒难耐,身体虚弱耳鸣不断,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身体的每一个不适。病痛不仅给诗人的身体带来了痛苦,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只能在病痛中挣扎。

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有限。卢纶所患的疾病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这使得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他的诗中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他的仕途坎坷,生活贫困,病痛的折磨更是雪上加霜。这种困境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在社会中的艰难处境,他们在追求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挫折。

  1. 对医术与生命的希望
    “桑公富灵术,一为保馀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医术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希望。桑公擅长医术,诗人希望他能运用灵妙的医术为自己保命。在古代,医术被视为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相信医生能够治愈疾病,延续生命。卢纶将希望寄托在桑公身上,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执着和对健康的向往。

从文化层面来看,中医文化在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卢纶对医术的信任,也体现了中医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追求,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希望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的生活。

  1. 诗歌风格与艺术价值
    卢纶的这首诗风格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愿望。这种质朴的风格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艺术价值来看,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诗人通过对自己病痛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强烈,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健康的向往。此外,诗歌的艺术手法运用得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和卒章显志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突出。

卢纶的《行药前轩呈董山人》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老病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对生命的启示和感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