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冯著作》作者: 唐 卢纶
一、《秋夜寄冯著作》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一生仕途坎坷,天宝末年及唐代宗朝屡试不第,后经宰相元载、王缙举荐,历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元载、王缙获罪受牵连,复任昭应县令、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其诗作题材广泛,多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及个人感慨,著有《卢户部诗集》。
二、古诗原文
《秋夜寄冯著作》
河汉净无云,鸿声此夜闻。
素心难比石,苍鬓欲如君。
露槿月中落,风萤池上分。
何言千载友,同迹不同群。
三、写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历经“安史之乱”,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局势动荡不安。卢纶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仕途不顺,生活也受到诸多影响。在这样的秋夜,他写下此诗寄给友人冯著作,借秋夜之景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身感慨。诗中虽未明确提及具体时间地点,但从整体氛围可推测,当是卢纶在经历诸多人生起伏后,于秋夜独处时,有感而发。
四、诗词翻译
银河澄澈无云,此夜传来鸿雁的鸣声。我纯洁的内心难以与坚硬的石头相比,而我的苍老之鬓却渴望如你一般。夜晚,露水打湿的木槿花在月光中飘落,微风中,萤火虫在池塘上分散飞舞。怎能说我们是千载难逢的挚友呢,我们虽走过相似的道路,却不属于同一群体。
五、诗词赏析
- 意境营造:诗开篇“河汉净无云,鸿声此夜闻”,描绘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秋夜天空图,银河清晰无云,鸿雁的叫声在夜空中回荡,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露槿月中落,风萤池上分”,木槿花在月光下飘落,萤火虫在风中分散飞舞,画面静谧而美丽,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 情感表达:“素心难比石,苍鬓欲如君”,诗人以素心与石头对比,表达自己内心虽纯洁却难以坚守如石头般坚定的无奈,同时“苍鬓欲如君”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感慨自己已年老,而友人或许依旧保持着某种特质。“何言千载友,同迹不同群”,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觉得彼此虽为好友,却有着不同的境遇和追求,蕴含着一种复杂的情感。
-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致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同时,语言简洁质朴,却意味深长,如“素心难比石,苍鬓欲如君”,短短十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六、诗词深度解读
- 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卢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卢纶也深受其影响,仕途坎坷,生活漂泊不定。诗中的“苍鬓欲如君”,或许暗示着他在历经沧桑后,对友人能够保持某种相对稳定状态的羡慕。友人可能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或处世态度,而卢纶自己则在时代的洪流中身不由己,这种对比反映出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哀。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在动荡社会中的普遍心境。他们空有才华和抱负,却难以施展,只能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无奈。卢纶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的缩影,他的诗作成为了记录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 - 友情与人生追求的思考
“何言千载友,同迹不同群”一句,引发了我们对友情和人生追求的深入思考。真正的友情应该是超越物质和外在境遇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各自的人生轨迹和追求不同而产生差异。卢纶和冯著作或许有着深厚的友情,但他们的人生道路却有所不同。这让我们思考,在友情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包容彼此的差异,如何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珍惜和维护这份情谊。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与曾经的朋友渐行渐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友情的消失,而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我们应该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看待这种变化,珍惜曾经的美好回忆,同时也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 自然意象与内心世界的呼应
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象,如“河汉净无云,鸿声此夜闻”“露槿月中落,风萤池上分”,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银河的澄澈、鸿雁的鸣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对远方的向往;木槿花的飘落、萤火虫的分散,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自然意象与内心世界的呼应,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卢纶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情感波动。 - 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
从审美角度来看,《秋夜寄冯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从文化内涵方面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诗中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秋夜寄冯著作》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卢纶的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