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作者: 唐 卢纶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卢纶,字允言,唐代著名诗人,约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他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迁至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卢纶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歌创作广泛涉及边塞、军旅、送别赠答等多个领域,尤以边塞诗和军旅诗著称,展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尽管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但卢纶的才华最终得到了认可,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金印垂鞍白马肥,不同疏广老方归。三千士里文章伯,四十年来锦绣衣。
节比青松当涧直,心随黄雀绕檐飞。乡中贺者唯争路,不识传呼獬豸威。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此诗是卢纶为祝贺同僚陈翃郎中升任本府少尹兼侍御史而作。陈翃郎中在官场上的升迁,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努力,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提拔。卢纶作为同僚兼好友,深感欣慰,遂作诗以表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同院的诸公展示自己的才情和对陈翃郎中的崇敬之情。此诗的创作背景,既是对个人升迁的庆祝,也是对当时官场风气和人才选拔制度的一种反映。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金印高悬在马鞍之上,白马体态健硕而肥美。陈翃郎中不同于那些年老才归隐的疏广,他正值壮年便获此殊荣。在三千士人中,他堪称文章之伯,四十年来一直身着锦绣华服,官运亨通。他的节操如青松般挺立于山涧之旁,坚定不移;他的心志则像黄雀般自由飞翔于屋檐之间,无拘无束。乡中的人们争相前来祝贺,道路为之拥堵,但他们却不知陈翃郎中曾战胜过神话中的獬豸,威震四方。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卢纶的《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是一首充满赞誉和崇敬之情的七言律诗。全诗以生动的形象和豪放的笔调,展现了陈翃郎中的威严、才华和品质。
首联“金印垂鞍白马肥,不同疏广老方归”以金印垂鞍、白马肥硕的形象开篇,生动描绘了陈翃郎中庄重的形象和显赫的地位。金印象征着权威和地位,白马则象征着纯洁和高贵,两者相结合,展现了陈翃郎中的威严和贵重。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疏广老方归”,强调了陈翃郎中正值壮年便获此殊荣的难得和可贵。
颔联“三千士里文章伯,四十年来锦绣衣”进一步突出了陈翃郎中的才华和官职的显赫。在三千士人中,他堪称文章之伯,这既是对他文学才华的赞誉,也是对他官场地位的肯定。四十年来一直身着锦绣华服,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他官运亨通、生活优渥的状态。
颈联“节比青松当涧直,心随黄雀绕檐飞”则是对陈翃郎中品质和心志的描绘。他的节操如青松般挺立于山涧之旁,坚定不移,展现了他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而他的心志则像黄雀般自由飞翔于屋檐之间,无拘无束,体现了他豁达的心态和自由的灵魂。
尾联“乡中贺者唯争路,不识传呼獬豸威”则通过描绘乡中人们争相祝贺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陈翃郎中的声望和受人敬仰的程度。然而,人们却不知他曾战胜过神话中的獬豸,威震四方,这既是对他过去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前途的期许。
全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既展现了卢纶对陈翃郎中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唐代官场的风貌和士人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引人深思。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卢纶的《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不仅是一首简单的祝贺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通过对陈翃郎中的赞誉和描绘,卢纶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对友人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官场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首先,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卢纶在诗中通过对陈翃郎中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陈翃郎中正值壮年便获此殊荣,这既是他个人才华和努力的结果,也是他对人生目标不懈追求的结果。卢纶通过赞美陈翃郎中,鼓励人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同时,诗中还通过对陈翃郎中节操和心志的描绘,强调了高洁品格和坚定信念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其次,从官场哲学的角度来看,卢纶在诗中通过对陈翃郎中升迁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公正、透明、重视人才的官场风气。陈翃郎中能够升任本府少尹兼侍御史,既是他个人才华和努力的结果,也是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提拔的结果。卢纶通过赞美陈翃郎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官场风气的认可和赞赏。同时,诗中还通过对乡中人们争相祝贺的场景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在官场中的重要性和受人敬仰的程度。这既是对陈翃郎中的赞誉,也是对当时官场人才选拔制度的一种肯定。
此外,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来看,卢纶在诗中通过对陈翃郎中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景象。陈翃郎中的升迁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和成功,也是当时社会稳定和繁荣的象征。卢纶通过赞美陈翃郎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认可和赞赏。同时,诗中还通过对陈翃郎中威震四方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稳定和繁荣需要有人才的支撑和保障。这既是对陈翃郎中的赞誉,也是对当时社会稳定和繁荣的一种肯定。
在具体解读诗句时,我们可以发现卢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陈翃郎中的形象和品质。例如,“金印垂鞍白马肥”一句中,金印和白马都是权威和地位的象征,而“肥”字则形象地描绘了白马的健硕和优美。这不仅展现了陈翃郎中的威严和贵重,也体现了卢纶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又如,“节比青松当涧直”一句中,青松是高洁品格的象征,而“当涧直”则形象地描绘了青松挺立于山涧之旁的姿态。这不仅展现了陈翃郎中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也体现了卢纶对友人品格的认可和赞赏之情。
此外,卢纶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不同疏广老方归”一句中,卢纶通过将陈翃郎中与疏广进行对比,强调了陈翃郎中正值壮年便获此殊荣的难得和可贵。又如,“乡中贺者唯争路”一句中,卢纶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乡中人们争相祝贺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陈翃郎中的声望和受人敬仰的程度。
综上所述,《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不仅是一首充满赞誉和崇敬之情的七言律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通过对陈翃郎中的描绘和赞美,卢纶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对友人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官场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