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畅当》作者: 唐 卢纶
第一部分:《送畅当》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出身于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济州刺史、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后经宰相元载、王缙举荐,才步入仕途,历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卢纶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尤以送别诗著称,深受后世推崇。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送畅当》
四望无极路,千里流大河。
秋风满离袂,唯老事唯多。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送畅当》是卢纶为送别友人畅当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畅当是唐代诗人,与卢纶有着深厚的友谊。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卢纶在畅当即将远行之际,心中充满不舍与感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唐朝中期,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诗人的心境也难免受到时代的影响,使得这首诗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极目远眺,只见四野茫茫,道路无边无际;大河奔腾,千里迢迢,流向远方。秋风瑟瑟,吹满了离人的衣袖,心中满是离愁别绪。回首往事,只觉得岁月匆匆,唯有老去的事情越来越多。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送畅当》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离别之情。首句“四望无极路,千里流大河”以宏大的视野开篇,展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壮阔景象。极目远眺,只见道路无边无际,大河奔腾不息,既表现了自然的辽阔壮美,也暗示了离别的遥远与艰难。次句“秋风满离袂”则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主题,秋风萧瑟,吹满了离人的衣袖,既描绘了送别的凄凉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后两句“唯老事唯多”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在离别之际,诗人回首往事,只觉得岁月匆匆,唯有老去的事情越来越多。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他希望友人能够珍惜时光,勇往直前,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眷恋,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在艺术手法上,卢纶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和凄凉的离别场景,抒发了内心的离愁别绪。同时,他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的辽阔壮美与离别的凄凉景象相对比,更加突出了离别的艰难与不舍。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送畅当》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之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佳作。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和表达了内心的离愁别绪,但深入挖掘其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对友情、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首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离别之际,诗人回首往事,只觉得岁月匆匆,唯有老去的事情越来越多。这句话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珍惜时光的强烈愿望。
其次,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眷恋。在诗中,卢纶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眷恋。他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和凄凉的离别场景,抒发了内心的离愁别绪,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殷切期望。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眷恋,不仅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再次,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唐朝中期,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诗人的心境也难免受到时代的影响。在送别友人之际,卢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忧虑。他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和凄凉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希望友人能够珍惜时光,勇往直前,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卢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和表达了内心的离愁别绪,既展现了自然的辽阔壮美,也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等艺术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富有艺术感染力。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不仅使《送畅当》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为卢纶在唐代诗坛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综上所述,《送畅当》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之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佳作。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友情的珍视和眷恋、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展现了卢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哲理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唐代送别诗中的瑰宝之一,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