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作者: 唐 卢纶
第一部分:《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作者简介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后经宰相元载、王缙举荐,步入仕途。卢纶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尤以送别酬答之作见长。《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便是他送别友人史寀前往滑州谒见贾仆射时所作的一首深情之作。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
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作于卢纶仕途不顺、友人即将远行之际。当时,卢纶虽经举荐入仕,但仕途并不平坦,而友人史寀则需前往滑州谒见贾仆射,踏上新的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卢纶挥笔写下此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也寄托了自己对仕途的期许与感慨。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朱门大开,车马整齐地排列着,准备启程。史寀的行囊中装满了书信,其中一半都是书籍。你即将前往东州滑州,去拜访那里的徐胤。我好奇地问,那位以吹奏羊角笛著称的羊公,为何不再吹奏那美妙的乐曲了呢?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意蕴。
首句“朱门洞启俨行车”以宏大的场景开篇,展现了送别的隆重与庄严。朱门大开,车马整齐,既是对友人身份的尊重,也是对即将启程的庄重宣告。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送别的外在形式,更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期待。
次句“金鐍装囊半是书”则巧妙地揭示了史寀的学识与修养。金鐍装束的书囊,半是书籍,既体现了史寀对知识的渴求与积累,也暗示了他此行的目的与追求。诗人以书为媒,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与祝愿。
三、四句“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则笔锋一转,将诗意引向深远。诗人询问友人前往东州滑州是否会拜访徐胤,并好奇地询问那位以吹奏羊角笛著称的羊公为何不再吹奏。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更寓含了对人生、对仕途的深刻思考。羊公不再吹奏吹鱼之乐,或许象征着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无常,而诗人对徐胤的询问,则是对友人未来仕途的一种期许与祝福。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意蕴。诗人以宏大的场景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送别的情景,再以深远的寓意寄托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动人。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幅展现诗人内心世界与时代风貌的画卷。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卢纶的思想情感、人生追求以及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首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卢纶与史寀之间的友情深厚而真挚,诗人在送别之际以诗寄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他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与细节,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与祝愿。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之一。
其次,诗中蕴含了诗人对仕途的期许与感慨。卢纶自己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但他并未因此消沉颓废,反而更加坚定了对仕途的追求与信念。他通过询问友人是否会拜访徐胤以及羊公不再吹奏吹鱼之乐等细节,寄托了自己对仕途的期许与感慨。他认为,仕途虽坎坷,但只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此外,诗中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风貌与文化特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文化繁荣、社会开放。卢纶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自然融入了时代的元素与特征。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士人的风雅与追求,也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的开放与包容。诗人以书为媒、以诗寄情,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繁荣与时代风貌。
进一步解读这首诗,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智慧。诗人通过询问羊公为何不再吹奏吹鱼之乐等细节,引发了对人生、对仕途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生如旅途,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仕途如攀登,需要坚持不懈与努力追求。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仕途的坎坷,因此更加珍惜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仕途的追求与信念。这种哲理与智慧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卢纶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与才华。他以简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送别诗的魅力与内涵。他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智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卢纶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与才华,也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韵味与风采。
综上所述,《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与广泛影响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仕途的期许感慨,更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风貌与文化特征。同时,这首诗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展现了卢纶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与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与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卢纶的思想情感与人生追求,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唐代诗歌的韵味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