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作者: 唐 卢纶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卢纶(约739年—约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并称“大历十才子”。卢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仕途并不顺遂。他早年应进士举不第,后来虽经宰相举荐入仕,却屡遭牵连,仕途坎坷。卢纶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尤以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
飘然去谒八仙翁,自地从天香满空。
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
青溪不接渔樵路,丹井唯传草木风。
歌此因思捧金液,露盘长庆汉皇宫。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卢纶当时的仕途境遇和心灵追求有关。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繁,卢纶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前程都充满了忧虑。同时,他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对仙境和超脱尘世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果州谢舍人的仙居,或许就是卢纶心中理想化的仙境象征,他通过描绘这一仙境,表达了自己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我飘然前去拜访那传说中的八仙翁,仿佛自地升起,空中弥漫着芬芳的香气。紫色的仙袍高高飘扬,双鹤在仙云中翱翔,仙音缭绕,犹在五云之中回荡。青色的溪水幽静深远,不再与渔樵之路相连,红色的丹井只传递着草木的清风。我吟唱此诗,不禁思念起那捧着金色酒液的盛宴,那是长庆年间汉皇宫中的欢乐场景。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仙居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妙的仙境。首联“飘然去谒八仙翁,自地从天香满空”,以“飘然”二字形容诗人前往拜访八仙翁的轻盈姿态,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天香满空”则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与芬芳。颔联“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通过“紫盖”、“双鹤”、“五云”等意象,描绘出仙境的壮丽与高远,仙音缭绕,令人神往。
颈联“青溪不接渔樵路,丹井唯传草木风”,诗人笔锋一转,从仙境的高远回到地面的清幽。青溪幽静,不与渔樵之路相连,暗示着仙境的隔绝与纯净;丹井唯传草木风,则表现出仙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尾联“歌此因思捧金液,露盘长庆汉皇宫”,诗人由仙境联想到汉皇宫中的盛宴,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这里的“捧金液”和“露盘长庆”都是对仙境中美好生活的象征,也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描绘仙境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卢纶的《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不仅是一首描绘仙境的山水田园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寄托的佳作。从更深层次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卢纶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时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首先,从诗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卢纶身处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繁,他的仕途也屡遭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厌倦和无奈,转而向往一个超脱尘世、充满神秘和美好的仙境。诗中的“八仙翁”、“天香”、“五云”等意象,都是诗人对仙境的想象和向往,也是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渴望。
其次,从诗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来看,卢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仙境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他通过“飘然”、“天香”、“紫盖”、“双鹤”、“五云”等意象的描绘,将仙境的神秘和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青溪不接渔樵路”与“丹井唯传草木风”的对比,以及“捧金液”和“露盘长庆”的象征,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再者,从诗的情感寄托和人生哲理来看,这首诗也反映了卢纶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对现实生活充满了无奈和失望。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和绝望,而是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积极精神。他认为,虽然现实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如意,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向往美好的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积极精神,也是卢纶诗歌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卢纶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接受。道教文化强调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这与卢纶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谋而合。他通过描绘仙境和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自己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同时,他也借助道教文化的意象和观念,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和思想内涵。
总的来说,卢纶的《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和深刻哲理的佳作。它通过描绘仙境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卢纶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