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单十三毕五归》作者: 唐 王昌龄
第一部分:《送单十三毕五归》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6年或757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大臣。王昌龄才华横溢,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诗风却因此更加雄浑开阔,自成一格。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时,认为只有王昌龄可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王昌龄的边塞诗慷慨豪迈,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送单十三毕五归》
寒江绿竹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王昌龄的《送单十三毕五归》创作于盛唐时期,具体年份虽不可考,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与意境,可以推测出这是王昌龄为送别友人单十三和毕五所作。王昌龄一生交友广泛,与许多文人墨客都有深厚的情谊。此诗正是在他与友人即将分别之际,心中充满离愁别绪,于是提笔写下这首送别之作,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寒江之上,绿竹摇曳,楚地的云彩深沉而厚重。不要说离别会带来忧愁,使人心生远行之念。清晨与傍晚,你们将乘着双帆归向鄂渚之地。而我心中的愁绪,将随着那孤月,在梦中寻觅你们的踪迹。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送单十三毕五归》是王昌龄送别诗中的佳作,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寒江绿竹楚云深”,以寒江、绿竹、楚云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深邃而幽远的画面。寒江给人以清冷之感,绿竹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楚云深重,仿佛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深远。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送别的环境,更寓含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忧虑与不舍。
次句“莫道离忧迁远心”,诗人直抒胸臆,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感到忧愁,更不要因为远行而改变初心。这里既有对友人的宽慰,也有对友人品质的肯定与赞赏。诗人深知离别的痛苦,但他更希望友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
第三句“晓夕双帆归鄂渚”,诗人转而描绘友人归途的景象。晓夕双帆,既写出了归途的遥远与艰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不舍。鄂渚作为友人的目的地,更是成为了诗人心中深深的牵挂。
末句“愁将孤月梦中寻”,诗人将心中的愁绪寄托于孤月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期盼。在梦中寻觅友人的踪迹,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眷恋,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送单十三毕五归》作为王昌龄的送别之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唐代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情谊。在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来交流情感、抒发怀抱。王昌龄的这首诗正是他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之间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人生哲理角度来看,这首诗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感到忧愁,更不要因为远行而改变初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生在世,离别是常有的事,但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勇往直前、追求梦想。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诗人通过描绘寒江、绿竹、楚云等自然景物,不仅展现了送别的环境,更寓含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义。
在诗歌的艺术特色方面,《送单十三毕五归》也展现出了王昌龄高超的艺术造诣。全诗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加深刻的艺术效果。
具体来说,诗中的“寒江绿竹楚云深”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渲染离别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寒江、绿竹、楚云三个意象相互映衬、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深邃而幽远的画面。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送别的环境,更寓含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忧虑与不舍。
“莫道离忧迁远心”一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直接劝慰和深情厚谊的表达。诗人深知离别的痛苦,但他更希望友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这一句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宽慰和赞赏,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晓夕双帆归鄂渚”一句,则描绘了友人归途的景象。晓夕双帆既写出了归途的遥远与艰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不舍。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友人归途的实际情况,更寓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期盼。
“愁将孤月梦中寻”一句,则是诗人将心中的愁绪寄托于孤月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期盼。这一句语言凝练而富有想象力,将诗人的情感与孤月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义。
综上所述,《送单十三毕五归》作为王昌龄的送别之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