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作者: 唐 韦应物
第一部分:《幽居》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地方官职,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称,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情感真挚细腻,善于在平凡的自然景象中寄寓深远的人生哲理。他的诗作深受后世喜爱,对唐代乃至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幽居》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幽居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幽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辞官归隐后所作。韦应物在官场上度过了约四十年的时光,期间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官场的纷扰。他深感官场的昏暗与复杂,对利欲功名逐渐产生了厌倦之情。于是,他选择了辞官归隐,过起了闲适自在的幽居生活。在幽居的日子里,韦应物常常独自品味自然的美景,感受生活的宁静与恬淡。这种生活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提笔写下了这首《幽居》,表达了自己对幽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世人虽然贵贱不同,但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而我独独没有那些外物牵累,因此得以遂我闲居的心情。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悄然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我自当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呢?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幽居》是一首描绘诗人幽居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长,给人以宁静恬淡之感。
首联“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写出了诗人对世路人情的深刻洞察。他认识到,无论贵贱高低,人们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的。这种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悟,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颔联“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喜爱。他庆幸自己没有被外物所牵累,因此能够遂心如意地过着闲适自在的幽居生活。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恬淡,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景物的向往。
颈联“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早春清晨的宁静画卷。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悄然来过,滋润着万物;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展现出勃勃生机。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动,也寓含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尾联“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在幽居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他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这种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正是诗人所向往的。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满足和自得之情。他自当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因此并不鄙薄尘世尊荣。这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态,正是诗人幽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意境深远悠长。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幽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恬淡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名利的淡泊。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幽居》作为韦应物辞官归隐后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意蕴。以下是对该诗的深度解读。
首先,从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看,《幽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体悟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在官场上度过了约四十年的时光后,韦应物逐渐认识到官场的昏暗与复杂,对利欲功名产生了厌倦之情。他选择了辞官归隐,过起了闲适自在的幽居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也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在幽居的日子里,韦应物更加珍惜内心的宁静与恬淡,更加关注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幽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恬淡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名利的淡泊。
其次,从审美意蕴的角度来看,《幽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长,给人以宁静恬淡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无声的细雨、萌生的春草、迎来曙色的青山、盘绕着房舍啼鸣的小鸟雀儿等。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动,也寓含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在幽居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与官场上的纷扰与复杂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对幽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与道人、樵夫的交往情况,进一步展现了幽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以及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恬淡。
再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幽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作为一首描绘诗人幽居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幽居》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普遍心理和审美追求。在唐代诗歌史上,《幽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文人的广泛赞誉和传承。这首诗不仅成为了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此外,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幽居》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幽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恬淡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名利的淡泊。这些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审美意蕴,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韦应物的诗歌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唐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最后,从个人感悟的角度来看,《幽居》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牵累,难以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恬淡。而韦应物的《幽居》却提醒我们,只有放下外物的牵累,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同时,这首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动,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与体验。通过这首诗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