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作者: 唐 韦应物
第一部分:《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早年步入仕途,历经坎坷,后历任多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喜爱。《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便是其闲居或仕途中访友不遇时所作的一首佳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中的某个休假日。唐代官吏每旬休假一日,韦应物便在这难得的闲暇时光里,驱马前往拜访同僚王侍御。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王侍御并未在家,韦应物只能带着一丝失落与惆怅踏上归途。这次访友不遇的经历,触发了韦应物的诗兴,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九天忙碌奔波后终于迎来了一天的闲暇,我驱马前来拜访你,却未能相遇只得扑空而返。难怪你的诗作清雅入骨、思情深远,原来你家门正对着那浩渺的寒流与满山的白雪啊。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虽是一首小诗,却意蕴丰富,情感真挚。首句“九日驱驰一日闲”,以鲜明的对比写出了诗人忙碌与闲暇的交替,也透露出诗人对休假日的珍惜与期盼。次句“寻君不遇又空还”,则直接点出了访友不遇的事实,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失落与惆怅。
然而,诗人的情绪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在第三、四句中得到了升华。他转而赞美起友人的居所环境来:“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友人居所的清幽与高洁,更暗示了友人超凡脱俗的品格与诗风。诗人通过睹物思人,领悟到友人诗作的清雅与深邃,正是这自然美景的陶冶与熏陶所致。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访友不遇的失落为引子,转而赞美起友人的居所与诗风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思念之情,又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诗风恬淡高远,语言简洁朴素,却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思念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感悟的诗篇。以下是对该诗的深度解读。
首先,从诗歌的情感层面来看,韦应物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思念之情。他特意在休假日驱车前往拜访友人,却未能相遇,这无疑让他感到失落与惆怅。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通过赞美友人的居所环境与诗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赞美。这种情感的转变与升华,不仅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深厚的情感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呵护。
其次,从诗歌的哲理层面来看,《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感悟。诗人通过访友不遇的经历,领悟到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他意识到,人生中的相遇与别离都是常态,无法预知也无法掌控。然而,正是这种无常与变化,构成了人生的多彩与丰富。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友人的居所环境与诗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他认为,自然美景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与品格,还能够激发人的灵感与创造力。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感悟。
再者,从诗歌的艺术层面来看,《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艺术才华与创作技巧。他运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访友不遇的失落与惆怅,以及友人居所的清幽与高洁。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例如,“九日驱驰一日闲”中的对比手法,既写出了诗人忙碌与闲暇的交替,也透露出诗人对休假日的珍惜与期盼;“门对寒流雪满山”中的象征手法,则暗示了友人超凡脱俗的品格与诗风。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此外,从诗歌的文化背景来看,《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诗歌创作繁荣兴盛,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诗人与作品。韦应物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追求与精神风貌。《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便是其诗作中的佼佼者之一,它通过对友情与自然的赞美与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
最后,从诗歌的启示意义来看,《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与精神滋养。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与乐观向上的态度,就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与人际关系,珍惜与他人的相遇与别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与美好。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