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作者: 唐 李商隐
第一部分 《安定城楼》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擅长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深沉细腻的情感。他的无题诗、爱情诗更是脍炙人口,被后世誉为“情诗之王”。《安定城楼》便是其众多佳作中的一首,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安定城楼》创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当时,李商隐考中进士后,应博学宏词科试却不幸落选。失意之余,他赴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为僚。在春风吹柳、杨柳婆娑的季节,诗人登上安定城楼,远眺朝政的混乱与腐败势力的横行,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想到自己虽有才华与抱负,却无从施展,不禁生起了哀国忧时和自伤身世的无穷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遣怀。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高大绵延的城墙上耸立着百尺高楼,绿杨树枝外是无边无际的水边平地。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我时常向往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没想到那些小人们会把腐臭的死鼠当成美味,竟然对高洁的鹓雏猜忌个没完。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安定城楼》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联“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以登高远眺的景象开篇,既描绘了城楼的高远与汀洲的辽阔,也寓含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怀与抱负。颔联“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则巧妙地运用了贾谊和王粲的典故,自比身世,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挫折的无奈与感慨。贾谊年少有为却不被重用,王粲春来远游寄人篱下,都与诗人的遭遇相似,透露出诗人深深的忧愤之情。
颈联“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功成名就后归隐江湖的向往。但“欲回天地”又透露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种归隐与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尾联“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则借庄子寓言中的鹓雏与腐鼠之喻,讽刺了那些猜忌贤才、眼光短浅的小人。诗人以鹓雏自比,表示自己不屑于功名利禄,对那些小人的猜忌与谗言不屑一顾,彰显了自己的高洁品格。
整首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诗人以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己对仕途的失望与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小人的鄙视与嘲讽。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安定城楼》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的佳作,更是一篇深刻反映晚唐社会现实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哲理诗篇。以下是对该诗的深度解读。
一、仕途挫折与自我反思
首联与颔联中,诗人以登高远眺的景象开篇,随即引入贾谊与王粲的典故,自比身世,表达了自己对仕途挫折的无奈与感慨。贾谊年少有为却不被重用,王粲春来远游寄人篱下,都与诗人的遭遇相似。诗人通过自比古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忧愤之情,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他意识到,自己虽有才华与抱负,却生不逢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这种仕途的挫折与自我反思,让诗人对人生、对仕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归隐与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
颈联“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诗人以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功成名就后归隐江湖的向往。但“欲回天地”又透露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种归隐与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是晚唐时期许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心态。他们一方面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又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腐败横行,向往着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这种矛盾心情在诗人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晚唐时期有志之士的内心世界。
三、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安定城楼》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的佳作,更是一篇深刻反映晚唐社会现实的诗篇。诗人在登上安定城楼远眺时,看到了朝政的混乱与腐败势力的横行。他深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有理想与才干的人无从施展自己抱负的时代。这种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与深邃的思想境界,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晚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背景。
四、对小人的鄙视与嘲讽
尾联“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则借庄子寓言中的鹓雏与腐鼠之喻,讽刺了那些猜忌贤才、眼光短浅的小人。诗人以鹓雏自比,表示自己不屑于功名利禄,对那些小人的猜忌与谗言不屑一顾。这种对小人的鄙视与嘲讽,不仅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与坚定的信念,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晚唐时期官场的黑暗与腐败。
五、诗歌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安定城楼》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与象征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与抱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使得全诗更加具有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形式美上,更体现在诗歌的内涵美上。
六、诗人的人生哲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安定城楼》的深度解读我们还可以发现诗人的人生哲学与价值观。诗人虽然身处仕途挫折之中,却并未因此消沉颓废。他依然怀揣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抱负。他鄙视那些猜忌贤才、眼光短浅的小人,坚守着自己的高洁品格与坚定信念。这种人生哲学与价值观不仅体现在诗歌中,也体现在诗人的生活中。他一生虽然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却从未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综上所述,《安定城楼》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的佳作,更是一篇深刻反映晚唐社会现实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哲理诗篇。通过对该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李商隐的思想境界与艺术风格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晚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背景。同时这首诗也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