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作者简介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高适早年家贫,仕途坎坷,却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后世赞誉。他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充满了对家国天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无限敬仰。《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便是他赠予时任左相陈希烈的一首诗,诗中既有对陈希烈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哲学。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
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
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
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
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
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
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
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沉浮。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
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
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秋,当时高适赴京被授封丘县尉,而陈希烈正任左相之职。高适此诗旨在向陈希烈表达敬意与仰慕之情,同时也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陈希烈早年因道学才华被唐玄宗重用,后与李林甫交好,成为其政治盟友。然而,陈希烈并非忠义之士,在安史之乱中投敌叛国,最终被赐死。高适虽在诗中极力赞美陈希烈,但对其后来的行为显然持批判态度。此诗不仅是高适对陈希烈个人的一次献礼,也是他对自己政治理想与人生哲学的深刻阐述。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德行如精灵降临,时运正合我心所求。您是苍生所仰的谢安石,天子倚重的富平侯。宴席上您的高论令人倾倒,朝堂上您的谋略令人钦佩。相门显赫,卿族荣耀,世代传承。您胸怀豁达如云开月明,清正廉洁如秋月当空。您能作《吉甫颂》那样的雅乐,善用张良那样的奇谋。我虽渴望攀登您的阶砌,却仍感门阑阻隔。高山难以仰望,大匠难以投效。您的行迹与仙人松乔相合,您的心怀因启迪开导而留名。您才华横溢如山中吏部,书卷气浓如杜荆州。幸逢千年难遇的圣明之世,何辞一尉之职而休。折腰方知宠辱之味,回首方见沉浮之理。天地虽大,在庄周眼中如骏马任驰骋;江湖虽险,学范蠡泛舟亦无忧。逍遥自在可自得其乐,浩荡人生何惧无忧。离此黄绶之职而去,归隐山林任白发满头。风尘与云霄之间,我瞻望前程日悠悠。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是高适的一首长篇赠诗,诗中既表达了对陈希烈的赞美与敬仰,也蕴含了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与人生哲学。全诗结构严谨,语言华美,情感真挚而深沉。
首段以赞美开篇,将陈希烈比作苍生所仰的谢安石和天子倚重的富平侯,高度赞扬了其政治才能与道德品行。接着通过“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等句,进一步描绘了陈希烈在朝堂上的风采与谋略。诗人对陈希烈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中段诗人笔锋一转,开始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与人生哲学。通过“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等句,表达了自己对高贤之士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无奈与感慨。而“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等句,则借庄周与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末段诗人以归隐山林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失望。通过“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等句,展现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以“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作结,既表达了对前程的无限憧憬,也蕴含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不仅是一首赞美与敬仰之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政治哲学与人生哲理的佳作。高适在诗中通过对陈希烈的赞美与敬仰,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借庄周与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先,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高适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深刻追求。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应该是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而陈希烈正是他心中的理想政治家的典范。高适通过对陈希烈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借庄周与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政治生活的向往。这种政治哲学不仅体现了高适对理想政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失望。
其次,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高适在诗中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他认为高尚的人格应该是豁达开朗、清正廉洁的,而陈希烈正是他心中的高尚人格的典范。高适通过对陈希烈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借庄周与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这种人生哲学不仅体现了高适对高尚人格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人生的不满与失望。
再者,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也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佳作。高适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使得全诗画面感极强,情感真挚而深沉。同时,他也运用了对比与反衬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而有力。这种文学艺术不仅展现了高适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此外,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高适在诗中通过对陈希烈的赞美与敬仰,表达了自己对唐朝盛世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借庄周与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与向往。这种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全诗的思想内容,也体现了高适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最后,从现实启示的角度来看,《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高适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政治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与人生的不满与失望。这启示我们要勇于追求理想、坚守信念,同时也要正视现实、勇于面对挑战。同时,高适在诗中借庄周与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也启示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综上所述,《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是一首蕴含深刻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与文学艺术价值的佳作。高适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政治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与人生的不满与失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高适卓越的文学才华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现实启示与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