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蹇秀才赴临洮》读书笔记

《送蹇秀才赴临洮》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 《送蹇秀才赴临洮》作者简介

高适(约700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为“高岑”。他的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精神。高适一生仕途坎坷,但才华横溢,作品深受后世推崇,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并称为“边塞四诗人”。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送蹇秀才赴临洮》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天。当时,边疆战事频繁,需要大量的人材奔赴前线。蹇秀才赴临洮,正是应征前往边疆从军。高适与蹇秀才交情深厚,得知对方即将踏上征程,便写下此诗以表送别之情。高适此时虽已是一位成名诗人,但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任剑南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对军事战争有深入的了解。此诗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高适自身边塞情怀的体现。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怅望远方,一日便如千里之遥,而今满头白发已现。依然想念着阳光普照的地方,并不厌倦翻越高高的山岭。倚靠着马匹,展现出英勇的神情,身上唯一的宝贝便是那把锋利的宝刀。我相信最终您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临洮建立功勋。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送蹇秀才赴临洮》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送别诗。首联“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以对比开篇,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离的惆怅,又流露出对友人年岁渐长却仍不得志的同情。颔联“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则是对友人的劝勉,鼓励他勇往直前,不要畏惧路途的艰难。颈联“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则是对友人文才武略的赞美,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既有文采飞扬的一面,又有英勇善战的一面。尾联“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相信他最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临洮建功立业。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诗中的“日千里”和“二毛”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远离故乡,踏上漫长旅程的情景;“阳谷”和“陇山”则是对临洮地区高大山川的描绘,寓意着友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雄笔”和“宝刀”则是对友人文才武略的赞美,充满了对友人的钦佩与敬仰。最后两句祝愿友人能够在临洮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自身边塞情怀的体现。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送蹇秀才赴临洮》不仅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从更深层次上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其内在含义和价值。

首先,从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坚持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友人即将踏上征程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选择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支持与鼓励。这种选择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然而,诗人却坚信友人的选择是正确的,相信他最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坚持的深刻思考,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自身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坚持的体现。

其次,从友情与忠诚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诗中的“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离的惆怅与不舍;而“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相信他最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自身对友情与忠诚的坚守与践行。

再次,从边塞情怀与英雄气概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英雄气概的崇敬与追求。诗中的“阳谷”和“陇山”描绘了临洮地区的高山大川,寓意着友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而“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则是对友人文才武略的赞美,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既有文采飞扬的一面,又有英勇善战的一面。这种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英雄气概的崇敬与追求,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自身边塞情怀的体现。

此外,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深意。诗中的“日千里”与“二毛”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离的惆怅与不舍,又流露出对友人年岁渐长却仍不得志的同情。而“阳谷”和“陇山”则是对临洮地区高大山川的描绘,寓意着友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而“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则是对友人文才武略的象征性描绘,使得诗句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深意。

最后,从现代启示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像诗人一样对人生道路进行深刻的选择与坚持;需要像诗人一样珍惜友情与忠诚;需要像诗人一样向往与赞美英雄气概。同时,我们也需要像诗人一样运用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珍惜友情、追求英雄气概,并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综上所述,《送蹇秀才赴临洮》不仅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并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启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