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参军》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 《别韦参军》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的诗作气势磅礴,笔力雄健,以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爱国豪情而著称。高适早年仕途不顺,后投身军旅,其人生经历丰富多样,这些都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源泉。《别韦参军》是高适在求仕未得、浪游梁宋时期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他诗歌的艺术魅力。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别韦参军
唐·高适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别韦参军》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当时高适正值壮年,因求官不成而滞留长安,后客游梁宋(今河南商丘一带)以谋求生计。在此期间,他与韦参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韦参军奉调离京之际,高适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此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寄托了高适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我二十岁就精通文韬武略,西行来到长安城。抬头仰望皇宫的大门,屈指可数就能当上公卿。国风冲和,超过了三皇五帝,朝廷礼乐,遍及四海之内。白璧都赐给了近臣,布衣百姓难以接近圣上。回到洛阳,家中没有近城的田产,东游梁宋,这里也不是我的故乡。在兔苑耕作,收成不佳,在雁池垂钓,心中苦闷。世人对待我和对待他人一样,唯有你与我最为亲近。我很高兴我们相交多年,你从未因我家境贫寒而有所推辞。我们一起下棋、奏乐,从早到晚,纵酒高歌在杨柳青青的早春。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还未尽兴就要分别,这让我心中充满惆怅和惊恐。大丈夫不作小儿女那样分别,但在临别时依然忍不住泪湿衣巾。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别韦参军》是高适的一首深情厚谊的送别诗,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以自述开篇,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求仕之心。颔联“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自信。然而,现实却并未如诗人所愿,颈联“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揭示了朝廷的腐败和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转而描绘了自己客游梁宋的困苦生活,以及对韦参军的深厚友谊。“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四句,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也衬托出与韦参军友情的珍贵。而“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四句,则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和两人友谊的坚贞不渝。
尾联“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则是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诗人以豪迈的笔触,写出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尽管诗人强忍泪水,表现出大丈夫的坚强,但内心的惆怅和悲痛却难以抑制,最终“临歧涕泪沾衣巾”。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高适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别韦参军》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高适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探讨高适的诗歌艺术、人生经历以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看,《别韦参军》展现了高适高超的艺术造诣。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描绘,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高适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使得全诗在诵读时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同时,诗中的音韵对偶也颇具匠心,使得全诗在形式上更加完美。
其次,从人生经历的角度来看,《别韦参军》是高适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高适早年仕途不顺,后投身军旅,其人生经历丰富多样。这些经历不仅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也影响了他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别韦参军》中流露出的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正是高适人生经历的真实反映。
再者,从社会、人生的角度来看,《别韦参军》也蕴含了高适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朝廷腐败和诗人怀才不遇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同时,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也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全诗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此外,《别韦参军》还体现了高适的豪放不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诗中,尽管诗人面临仕途不顺和生活的困苦,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和放弃。相反,他以豪迈的笔触写出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这种豪放不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高适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
最后,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别韦参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经历,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唐代诗歌的魅力和唐代士人的风采。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别韦参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深情的佳作。它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高适高超的诗歌艺术、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唐代士人的风采,也让我们对人生、友情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