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山二首》作者: 唐 王勃
第一部分:《出境游山二首》作者简介
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其诗文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对唐代诗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出境游山二首》以其独特的自然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出境游山二首
其一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其二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振翮凌霜吹,正月伫天浔。
回镳凌翠壑,飞轸控青岑。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出境游山二首》是王勃在漫游巴蜀时所作。当时,王勃因仕途不顺,心情郁闷,于是选择离开繁华的都市,踏上漫游巴蜀的旅程。在旅途中,他被巴蜀地区的山水美景所吸引,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慨与思绪。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组描绘山水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其一
溪水源头似乎没有尽头,山坳中仿佛有人影晃动。放羊时石头因羊的触动而滚动,奔跑的兔子似乎想要投入人的怀中。傍晚时分,山洞里的泉水显得格外清冷,清晨时分,岩石上的古树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山峰倾斜着与鸟儿的翅膀相连,石阶层层叠叠如同鱼鳞般密布。
其二
仙鹤千年早逝,神龟六代长寿。浮云如今可以驾驭,沧海也会变成尘埃。我振翅高飞,迎着凛冽的寒风,在正月里伫立在天边。我调转马头,凌越翠绿的山谷,驾驭着车马,驰骋在青色的山峦之间。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出境游山二首》是王勃描绘山水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一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巴蜀地区的山水美景。诗人以“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开篇,既写出了溪水的源远流长,又暗示了山坳中仿佛有人影晃动,为全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等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山间的生动与活力。而“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则通过对秋泉和古树的描绘,进一步凸显了山间的清幽与宁静。最后,“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以山峰和石阶的描绘作为结尾,既写出了山势的险峻,又展现了石阶的密布,为全诗增添了一种雄浑而壮美的气势。
第二首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开篇,既写出了仙鹤的早逝和神龟的长寿,又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诗人通过“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等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而“振翮凌霜吹,正月伫天浔”则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最后,“回镳凌翠壑,飞轸控青岑”以诗人调转马头、驰骋山谷的描绘作为结尾,既写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展现了山间的壮美景色。
整组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的佳作。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出境游山二首》不仅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
首先,从自然美景的描绘来看,王勃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巴蜀地区的山水美景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溪水的源远流长、山坳中仿佛有人影晃动,还是放羊时石头的滚动、奔跑的兔子,以及秋泉的冷冽、古树的新生,都被诗人描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巴蜀地区的山水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在诗人看来,自然美景是生命的源泉和灵感的来源,它能够激发人的创作激情和生命活力。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其次,从人生的深刻思考来看,王勃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等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在他看来,人生如同仙鹤和神龟一样,既有早逝的可能,也有长寿的可能,但无论如何,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这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使得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诗人还通过“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在他看来,浮云可以驾驭、沧海可以变成尘埃,这一切都显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自然的神秘莫测。这种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慨,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决心。
此外,《出境游山二首》还体现了王勃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情感。在这组诗中,他通过描绘巴蜀地区的山水美景和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的佳作。同时,诗人还注重音韵的和谐与节奏的变化,使得诗句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这种对音韵和节奏的把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创作技巧,也使得诗歌更具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出境游山二首》还体现了王勃作为一位文人的孤独与超脱。在仕途不顺、心情郁闷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离开繁华的都市,踏上漫游巴蜀的旅程。在旅途中,他被山水美景所吸引,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慨与思绪。然而,他并没有沉迷于美景之中而忘却人生的烦恼和痛苦。相反,他通过描绘山水美景和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自己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和超脱的态度。这种孤独与超脱的精神不仅令人敬佩,也启示我们要勇于面对人生的孤独与痛苦,保持一颗超脱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最后,从《出境游山二首》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王勃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尽管仕途不顺、心情郁闷,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相反,他通过描绘山水美景和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追求真理和智慧。这种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也启示我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综上所述,《出境游山二首》不仅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以超脱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