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寄朗之》读书笔记

《偶作寄朗之》作者: 唐 白居易

第一部分:《偶作寄朗之》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深沉著称,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坚持用诗歌记录生活点滴,表达个人情感。《偶作寄朗之》便是他写给好友朗之的一首深情之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偶作寄朗之》是白居易在晚年写给好友朗之的一首诗。当时白居易已辞去官职,回到东都洛阳,过着闲适的生活。在闲暇之余,他回忆起与朗之共度的美好时光,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透露出诗人晚年生活的孤独与无奈。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回想为官时的日子,没有比做刺史时更快意舒畅了。那时我欢乐地接待来访的宾客,妻儿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自从来到东都洛阳后,生活更加安闲适宜。做分司的生活胜过刺史,辞去官职后的生活又胜过分司。更不用说在这园林之中,还能欣然见到朗之你。我仰慕你的大名就像与你相识已久,一起做乐曲就像是新得的知己。下雪时我就先到朗之家里拜访,不是花开时节不相约。我们边畅饮着自己酿造的美酒,边细细品味所作的诗句。作为邻里已来往无数遍,在那京都城门也已分别五次。翘首以盼你的来信,书信到时方能舒展眉头。槐亭院中已满是落叶,竹阁池中的水也结满冰霜。门庭冷落无处询问讯息,只得放弃追问。身体病痛增多,容貌与体力也在逐渐衰退。虽已年老记忆减退,但你我间那些相处场景仍历历在目从未忘却。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偶作寄朗之》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好友朗之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诗的开篇,白居易便以“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引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他回忆起做刺史时的欢乐生活,那种快意舒畅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接着,诗人以“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为过渡,将笔触转向了自己晚年的闲适生活。然而,尽管生活安闲,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友情的渴望与怀念。

在诗的中间部分,白居易详细描述了与朗之共度的美好时光。他们一起畅饮美酒、细细品味诗句,作为邻里已来往无数遍,感情深厚。诗人以“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来表达对朗之的深厚情谊,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雪雨霜,他们总是相互牵挂、相互陪伴。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的身体和心灵都逐渐衰老。在诗的结尾部分,白居易以“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来表达自己晚年的无奈与感慨。但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忘记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深厚的情谊。最后两句“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深情而动人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平易近人,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朗之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偶作寄朗之》不仅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思想世界、情感历程以及他对人生、友情和岁月的独特感悟。

首先,从情感层面来看,《偶作寄朗之》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白居易与朗之之间的友情是深厚的、真挚的,他们一起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起伏。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朗之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无比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深沉的,也是永恒的。

其次,从人生哲理层面来看,《偶作寄朗之》蕴含了白居易对人生、友情和岁月的独特感悟。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素材,通过回忆与朗之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赞美。他认为,尽管人生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但真正的友情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同时,他也感慨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和身边的人。

进一步来说,《偶作寄朗之》还体现了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在晚年,他辞去了官职,回到了东都洛阳,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不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晚年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幸福。

此外,《偶作寄朗之》还展现了白居易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追求和造诣。他的诗歌以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深沉著称,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在这首诗中,他以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将友情、岁月和闲适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这种艺术造诣不仅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追求,也展现了他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和魅力。

在现代语境下,《偶作寄朗之》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友情和时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此外,《偶作寄朗之》还启示我们要以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去追求内心的幸福和满足,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偶作寄朗之》作为一首经典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竞相效仿的对象。同时,它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和独特魅力。这种文化传承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体现在世界文学史上。

综上所述,《偶作寄朗之》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思想世界、情感历程以及他对人生、友情和岁月的独特感悟。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变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