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作者: 唐 白居易
第一部分:《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受人们喜爱。白居易一生交游广泛,与众多文人墨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与刘禹锡(字梦得)的友情尤为深厚,两人政治上志同道合,共同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坎坷。《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便是白居易在晚年与刘禹锡相聚时所作的一首抒发友情与人生感慨的佳作。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唐·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或开成三年(838年),当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分别担任太子少傅和太子宾客分司的闲职。两人政治上共遭冷遇,但友情却因此更加深厚。在历经宦海浮沉、饱经忧患之后,两位老友相聚,共忆往昔,感慨万分,于是白居易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抒发友情与人生感慨的诗篇。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少年时尚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与人生感慨的诗篇。首联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少年时不忧生计的豪气与老年时虽贫犹乐的豁达。颔联则通过“共把十千沽一斗”的豪爽举动和“相看七十欠三年”的亲切对视,展现了诗人与刘禹锡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似的命运。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两人闲饮时的欢乐场景,以“闲征雅令穷经史”的雅趣和“醉听清吟胜管弦”的陶醉,表达了对知己相伴的珍惜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尾联则以相约重阳再会饮的期待,将友情和诗意推向了高峰。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以酒为媒,以诗会友,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晚年虽遭贬谪但仍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不仅是一首抒发友情与人生感慨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佳作。以下是对该诗的深度解读:
一、友情与人生的交织
诗中的友情与人生感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与刘禹锡的友情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仕途的起伏,却愈发显得珍贵和深厚。在诗中,诗人通过“共把十千沽一斗”的豪爽举动和“相看七十欠三年”的亲切对视,展现了两人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和深厚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酒为媒,以诗会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永恒追求。
进一步来说,诗中的友情与人生感慨相互映衬,共同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友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能够在人们遭遇挫折和困境时给予温暖和力量。而人生则是一场充满变数和未知的旅程,人们需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包括友情和时光。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人生道路如何坎坷,只要拥有真挚的友情和乐观的态度,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的交织
诗中的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也是相互交织的。白居易和刘禹锡都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一生都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宦海浮沉的无奈,他们最终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诗中,诗人通过“少时犹不忧生计”的豪气与“老后谁能惜酒钱”的无奈,表达了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回顾和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身世之感的深刻体悟。诗人深知自己一生历经宦海浮沉、饱经忧患,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种身世之感使得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友情和时光,也更加坚定了他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进一步来说,诗中的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相互映衬,共同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政治抱负是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和追求,它体现了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为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宦海浮沉的无奈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挫折和困境。身世之感则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和感慨,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人生道路如何坎坷,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三、高雅情趣与世俗生活的对比
诗中的高雅情趣与世俗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与刘禹锡在闲饮时征求酒令、穷搜经史、清吟诗句,展现了他们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对知识文化的热爱。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被世俗生活的琐事所困扰,无法完全沉浸在高雅情趣的追求中。诗中的“醉听清吟胜管弦”一句,更是将高雅情趣与世俗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认为,聆听知己的清吟胜过领略管弦之音,因为清吟能够奏出心灵的乐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珍惜与刘禹锡相聚的时光,也更加坚定了他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进一步来说,诗中的高雅情趣与世俗生活相互映衬,共同揭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高雅情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生活的束缚,因为世俗生活的琐事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拥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四、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生命意义思考也是深刻而独特的。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一生和与刘禹锡的友情,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诗人深知自己一生历经宦海浮沉、饱经忧患,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和沮丧,反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友情和时光,也更加坚定了他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诗中,诗人通过“共把十千沽一斗”的豪爽举动和“相看七十欠三年”的亲切对视,展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永恒追求。这种生命意义的思考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短暂,也更加坚定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综上所述,《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不仅是一首抒发友情与人生感慨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佳作。通过对友情与人生的交织、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的交织、高雅情趣与世俗生活的对比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等方面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友情、追求高雅情趣、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