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汴水流》作者: 唐 白居易
第一部分:《长相思·汴水流》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深受读者喜爱,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据传,《长相思·汴水流》创作于开成四年(839年)春,当时白居易身处洛阳,而他所思念的女子樊素(或称为潘素)则远在杭州。樊素是白居易的得宠侍姬,以才貌双全著称。白居易在晚年时因不忍耽搁她的青春,最终将其遣回杭州。这首词便是白居易在思念樊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樊素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词中的汴水、泗水、瓜州、吴山等地名,都是樊素回南的必经之路,也是白居易心中牵挂的思绪所及之处。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汴水、泗水长流不息,一直流到瓜州渡口。遥望江南群山,点点都是愁绪。思念之情悠长,怨恨之情也悠长,这种相思怨恨之情只有到爱人归来时才会罢休。一轮明月高悬,而我独自倚楼,满心忧愁。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长相思·汴水流》是一首典型的抒发“闺怨”情感的词作。词作以流水为喻,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全是写景,却暗寓恋情。前三句以流水比人,写少妇丈夫外出,随着汴水、泗水向东南行,到了遥远的地方;同时也暗喻少妇的心亦随着流水而追随丈夫的行踪飘然远去。第四句“吴山点点愁”才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
下片直抒胸臆,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两个“悠悠”连用,既照应了开头对流水的描述,同时也让愁思更加绵长。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全词以“恨”写“爱”,语言浅显易懂,音律和谐,道出了人物复杂的情感。
这首词构思新颖奇巧,采用画龙点睛之笔,最后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给读者留下强烈的悬念。同时,词作还巧妙运用了暗喻和象征的手法,寓有情于无情之中,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长相思·汴水流》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唐代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感的真实写照。从词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以及她们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无奈与挣扎。
首先,词作通过流水这一意象,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生动而具体。流水不息,象征着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绵绵不绝。这种以物喻情的手法,不仅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形象生动,也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流水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进一步凸显了少妇对丈夫归来的渴望和焦虑。
其次,词作中的“吴山点点愁”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江南群山赋予了人的情感。这种写法不仅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传神,也巧妙地表达了少妇内心的愁苦和无奈。吴山之愁,实则是少妇之愁,这种愁绪如同群山一般连绵起伏,难以排解。
再者,词作中的“思悠悠,恨悠悠”两句,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绵长,如同流水一般绵延不绝。而“恨到归时方始休”一句,则进一步凸显了少妇对丈夫归来的渴望和期待。只有丈夫归来,才能消除她心中的怨恨和愁苦。
此外,词作中的“月明人倚楼”一句,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女子在月明之夜倚楼远眺的场景,将少妇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场景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也深刻地揭示了少妇内心的情感状态。在月光的照耀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和落寞,而她的思念和怨恨之情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长相思·汴水流》还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往往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词中的少妇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形象。她虽然对丈夫充满思念和怨恨之情,但却无法改变丈夫远行的事实,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和煎熬。这种无奈和挣扎不仅体现了唐代女性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同时,《长相思·汴水流》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这首词还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和词人都受到过这首词的影响和启发,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综上所述,《长相思·汴水流》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怨的词作。它不仅展示了唐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词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唐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