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读书笔记

《观刈麦》作者: 唐 白居易

第一部分:《观刈麦》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生于唐朝中期,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关注民生。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观刈麦》是他的一首代表作,通过对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观刈麦》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白居易在任职期间,深入民间,亲眼目睹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尤其是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和繁重租税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观刈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收割麦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直接点明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忙碌。接着,“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绘了麦收时节的丰收景象,但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等句,展现了农民家庭为收割麦子而全员出动的忙碌景象。其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四句,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的双脚被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但他们为了尽早将粮食抢收进仓,不顾炎阳灼晒,争分夺秒地拼命干活,这种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无奈,让人深感心酸。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贫妇人拾麦穗的场景,进一步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这位贫妇人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能靠拾麦穗来充饥。她的悲惨遭遇让诗人深感同情,也让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诗人反思自己作为官员,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却未能为农民分忧解难,这种自责和愧疚之情在“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等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观刈麦》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农民劳作画卷,更是一面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通过对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描绘,白居易深刻揭示了农民在沉重赋税压力下的悲惨生活,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公。

首先,从诗歌的结构和内容来看,《观刈麦》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全诗以农民的劳作场景为核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艰辛和无奈。同时,诗人还巧妙地穿插了对贫妇人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感受。这种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得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全貌,又突出了个别典型人物的悲惨遭遇。

其次,从诗歌的情感表达来看,《观刈麦》充满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劳作场景和贫妇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与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自己享受俸禄却未能为农民分忧解难的愧疚之情。这种自责和愧疚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全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再者,从诗歌的社会意义来看,《观刈麦》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有力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朝中期的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当时,唐朝的税收制度沉重,农民需要缴纳大量的粮食作为赋税,导致他们经常面临饥饿和贫困。白居易在诗中通过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描绘,揭示了社会制度的不公和不合理之处,表达了对社会改革的期望和呼吁。

此外,《观刈麦》还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追求。他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深受民众喜爱。在《观刈麦》中,他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种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和表达,使得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最后,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观刈麦》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诗人运用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将农民劳作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农民的同情;通过描绘贫妇人的悲惨遭遇,象征了当时社会制度下农民的普遍困境和无奈。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全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总之,《观刈麦》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古诗。它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有力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朝中期的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白居易对百姓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担当。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