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作者: 唐 孟郊
第一部分:《闻砧》作者简介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他的诗多“清奇僻苦”,给人以清寒枯槁之感,故有“诗囚”之称。他的代表作有《游子吟》等,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孟郊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闻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闻砧》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德宗贞元时期,即公元785年至805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孟郊正身处京城长安,担任着小官职,生活较为清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虽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但民间疾苦仍然不少。孟郊作为一位关心民瘼的诗人,他通过听砧声这种特殊的听觉体验,来感受百姓的艰辛,以此抒发自己对民生问题的深深忧虑。而这首《闻砧》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而成的。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杜鹃的叫声并不显得哀伤,孤独的猿猴啼声也不显得急迫。明亮的月光下,不知是谁家在捣衣,每一声捣衣棒的捶打,都让人肝肠寸断。这捣衣的声音并不是为了抚慰远方的客人,但客人听到后却愁白了头发。这捣衣的声音也不是单纯为了缝制衣裳,它更像是在呼唤着远方的游子早日归来。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闻砧》是一首借助砧声抒发游子情怀的作品。砧,指的是捣衣砧,古时贫苦人家的衣物多用麻布做成,麻布太硬,所以缝制前先要在一块平滑的石板上捣过,这块石板就是所谓的“砧”。孟郊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秋夜月下捣衣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以杜鹃和断猿的哀啼作比,反衬出砧声的哀切。杜鹃就是传说中蜀帝杜宇所化的一种神鸟,叫声凄婉;断猿则指断肠之猿,猿声亦哀。然而,在诗人听来,杜鹃和猿鸣通通失去了其以往的魅力,在哀切的砧声面前,“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颔联则直接描写月下捣衣的场景,以“一声肠一绝”来突出砧声给人的凄楚之感。明亮的月光下,不知是谁家在捣衣,每一声捣衣棒的捶打,都像是切割着诗人的心肠,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思念。
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阐发捣衣(闻砧)的意义。诗人指出,这捣衣的声音并不是为了抚慰远方的客人,但客人听到后却愁白了头发。这捣衣的声音也不是单纯为了缝制衣裳,它更像是在呼唤着远方的游子早日归来。这种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通过捣衣声这一独特的视角,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孟郊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游子情怀和故乡之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闻砧》不仅仅是一首抒发游子情怀的诗作,它更深刻地反映了孟郊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先,从诗中的捣衣场景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贫苦人家的艰辛生活。捣衣并不是什么约定俗成的传统,而是贫苦大众一种无奈的做法。白天忙着农事,夜晚则牺牲睡觉的时间去捣衣,这种生活状态无疑让人感到无比的辛酸和无奈。孟郊通过描绘这一场景,不仅抒发了自己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其次,从诗中的砧声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苍凉的哀切。砧声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中弥漫着一种苍凉的哀切,这种哀切不仅源于捣衣这一行为本身,更源于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孟郊通过砧声这一独特的听觉体验,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
此外,诗中的杜鹃和猿啼等意象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杜鹃和猿啼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都是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与哀愁、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孟郊在诗中将杜鹃和猿啼与砧声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砧声的哀切和诗人内心的痛苦。
更值得一提的是,孟郊在这首诗中不仅抒发了自己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捣衣声这一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时贫苦百姓的艰辛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不公。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在诗词的结构和表达上,《闻砧》也展现出了孟郊高超的艺术才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深刻。孟郊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笔触,将游子情怀和故乡之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同时,他还运用了对比、烘托等修辞手法,使得这首诗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闻砧》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诗作。它不仅抒发了孟郊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更表达了他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