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贾岛野居》读书笔记

《过贾岛野居》作者: 唐 张籍

第一部分 《过贾岛野居》作者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是元和诗坛的代表诗人,与王建并称为“张王乐府”。张籍的诗作以乐府诗著称,风格平实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表达人民疾苦。同时,他的五言律诗也颇受赞誉,于平易流畅之中展现出委婉深挚的情感。《过贾岛野居》一诗,便是张籍描绘友人贾岛隐逸生活,表达个人情怀的佳作。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过贾岛野居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
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张籍与贾岛同为唐代著名诗人,二人交情深厚。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张籍在拜访贾岛隐居之处时,被其清幽的居住环境所感染,遂写下《过贾岛野居》一诗,以表达对贾岛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珍视。此诗不仅描绘了贾岛野居的自然美景,也透露出张籍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居住在青门坊外的你,日常都能望见南山。这里离人群遥远,想必你整日清闲。篱笆旁蛙声阵阵,庭院里草色翠绿。路过此处真是美好,只是担心傍晚独自归还。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过贾岛野居》一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贾岛隐逸生活的清幽与宁静。首联“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点明贾岛野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青门坊外,远离尘嚣,行坐之间皆能望见南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氛围。颔联“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进一步强调了贾岛野居的清幽与宁静,离人群遥远,自然整日清闲,这种生活状态正是许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的。

颈联“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贾岛野居的自然美景。篱笆旁蛙声阵阵,庭院里草色翠绿,这些生动的景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贾岛野居的生机勃勃,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则表达了诗人对贾岛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珍视。路过此处真是美好,只是担心傍晚独自归还,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诗人对贾岛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张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过贾岛野居》一诗,表面上看似是对贾岛隐逸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首先,从贾岛隐逸生活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贾岛选择隐逸生活,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这种生活状态正是许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张籍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贾岛野居的自然美景和清幽宁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和赞美。

然而,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社会现实反思。唐代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贾岛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一生穷愁,苦吟作诗,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他的隐逸生活,虽然看似超脱尘世,实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张籍在诗中通过描绘贾岛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张籍与贾岛同为唐代著名诗人,二人交情深厚。张籍在拜访贾岛隐居之处时,被其清幽的居住环境所感染,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他也通过贾岛的隐逸生活,反思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赏识和重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张籍在诗中通过描绘贾岛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独特理解。在诗人看来,自然与人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人只有融入自然,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贾岛选择隐逸生活,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正是对这种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张籍在诗中通过描绘贾岛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独特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综上所述,《过贾岛野居》一诗不仅描绘了贾岛隐逸生活的清幽与宁静,更蕴含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独特理解。这些深刻的内涵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