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斋》作者: 唐 贾岛
第一部分 《荒斋》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参加科举,但屡试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贾岛以苦吟著称,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言律诗,注重词句的锤炼。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情调凄苦,意境深远,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贾岛一生穷愁,但其诗作却流传甚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荒斋
草合径微微,终南对掩扉。
晚凉疏雨绝,初晓远山稀。
落叶无青地,闲身著白衣。
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荒斋》是贾岛的一首自述性诗歌,创作于他在长安或洛阳隐居期间。诗中描绘了一处偏僻的斋舍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晚年才得一小官。他性格孤僻,不喜与世俗交往,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这首诗便是他在隐居生活中,面对荒凉枯寂的环境,抒发内心感受之作。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小路被杂草遮掩,通往终南山的门扉紧闭。傍晚的凉意中雨已停歇,清晨时分远山依稀可见。落叶满地,无一丝青绿,我身着白衣,闲适自在。我生性朴拙愚钝,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荒斋》是贾岛的一首典型之作,全诗以荒凉枯寂之境,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
首联“草合径微微,终南对掩扉”,以“草合径微微”描绘出小路被杂草遮掩的荒凉景象,而“终南对掩扉”则进一步点明了斋舍所在的位置及其幽静的环境。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斋舍的偏僻与荒凉,也为全诗定下了孤寂的基调。
颔联“晚凉疏雨绝,初晓远山稀”,通过描绘傍晚的凉意、稀疏的雨点以及清晨时分依稀可见的远山,进一步渲染了斋舍周围的自然景象。这些景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颈联“落叶无青地,闲身著白衣”,以“落叶无青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荒凉景象,而“闲身著白衣”则写出了诗人的闲适自在。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感受,也表达了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生活的简单。
尾联“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是诗人对自我性情的认知与表白。他自称“朴愚”,并非真的愚钝,而是不愿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本性。这种坚韧与孤寂的交织,构成了贾岛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本真的坚守。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荒斋》不仅是贾岛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剖析。下面,我们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首先,从诗歌的主题来看,《荒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本真的坚守。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晚年才得一小官。他性格孤僻,不喜与世俗交往,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这种生活经历造就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本真的坚守。在《荒斋》中,他通过描绘荒凉枯寂的斋舍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本真的坚守。
其次,从诗歌的意象来看,《荒斋》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营造一种荒凉枯寂的氛围。如“草合径微微”中的“草合径”,写出了小路的荒凉与隐蔽;“终南对掩扉”中的“终南”,则点明了斋舍所在的位置及其幽静的环境。此外,“晚凉疏雨绝”中的“晚凉疏雨”,“初晓远山稀”中的“初晓远山”,“落叶无青地”中的“落叶无青地”等意象,都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枯寂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再次,从诗歌的情感表达来看,《荒斋》充满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贾岛一生穷愁,仕途坎坷,这种生活经历造就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坚韧。在《荒斋》中,他通过描绘荒凉枯寂的斋舍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坚韧。同时,他也通过“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内心本真的坚守。这种情感表达不仅真实而深刻,也让人感受到了贾岛诗歌的独特魅力。
此外,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荒斋》体现了贾岛诗歌的一贯风格。贾岛以苦吟著称,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言律诗,注重词句的锤炼。在《荒斋》中,他运用了质朴自然的语言,通过描绘荒凉枯寂的斋舍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坚韧。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相融合,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更深一层地,从诗歌的文化价值来看,《荒斋》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扇了解唐代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本真的坚守。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领略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此外,《荒斋》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唐代诗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总之,《荒斋》是贾岛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以荒凉枯寂之境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本真的坚守。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贾岛诗歌的一贯风格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诗人内心世界和唐代社会风貌的宝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