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读书笔记

《马嵬》作者: 唐 贾岛

第一部分:《马嵬》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一作浪仙,自号“碣石山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早年家境贫寒,曾出家为僧,法号无本。约在贞元九年(793年),贾岛因生计无落,于北岳恒山出家。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在韩愈的劝说下,约在元和七年(812年)还俗,并首次参加了科举,但最终落第。后累举不中第。开成二年(837年)九月,因诽谤罪,被贬做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开成五年(840年)九月,迁普州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贾岛在普州官舍去世。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著有《长江集》。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马嵬

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
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马嵬》大约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此时,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国家政治衰微,文人墨客的心境往往染上忧郁的底色。这首诗以杨贵妃之死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和广大民众疾苦生活的强烈对比。作为“诗囚”的贾岛,他不仅关注个人的现实生活,更对时代的忧患有深切的体验,以独特的诗歌技巧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背后蕴藏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宽广的江河旁,几处绿树成荫,孤独的驿站和耸立的楼房与青翠的屏障相对而立。自从唐玄宗留下哀伤之情后,直到现在,过往的马匹仍在不断前行,依稀还能闻到那股战马的气息。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贾岛的《马嵬》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马嵬坡的荒凉景象,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深深同情。

首句“长川几处树青青”,以“长川”和“几处树青青”勾勒出马嵬坡周边的自然景色,既展现了河流的绵长与树木的葱郁,又暗含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这种对比,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

第二句“孤驿危楼对翠屏”,进一步描绘了马嵬坡的人文景观。孤独的驿站和耸立的楼房,与青翠的山峦相对,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这里的“孤驿”和“危楼”,不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述,更是诗人内心孤独与不安的象征。

第三句“一自上皇惆怅后”,笔锋一转,将读者的视线从自然景观引向历史深处。唐玄宗因失去杨贵妃而陷入悲痛,这种情感上的惆怅与马嵬坡的荒凉景象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色彩更加浓郁。

末句“至今来往马蹄腥”,则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深深同情。尽管时光流逝,但人们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依然清晰,过往的马蹄声似乎仍然带着血腥的味道。这不仅是对马嵬坡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刻反思。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贾岛的《马嵬》不仅是对马嵬坡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度的谴责。

首先,从自然景观的描绘来看,贾岛运用了简洁凝练的语言,将马嵬坡的荒凉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长川、绿树、孤驿、危楼、翠屏等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既静谧又凄凉的画面。这种景象的描绘,不仅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也为后文的历史反思和现实批判提供了背景。

其次,从历史事件的反思来看,贾岛通过唐玄宗失去杨贵妃的悲痛,揭示了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和广大民众疾苦生活的强烈对比。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而忽视了朝政,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和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这种对比,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警示。它告诉我们,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必然会导致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

再次,从现实的批判来看,贾岛通过“至今来往马蹄腥”这一含蓄的表达,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管时光流逝,但人们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依然清晰,过往的马蹄声似乎仍然带着血腥的味道。这不仅是对马嵬坡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刻反思。它告诉我们,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警惕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此外,贾岛的《马嵬》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唐玄宗的悲痛和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命运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种微不足道,才使得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身边的人。

最后,从艺术特色来看,贾岛的《马嵬》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含蓄深沉的情感和深邃丰富的意蕴,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整首诗没有多余的词汇和句子,每一个意象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组合,形成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色彩更加浓郁、意蕴更加深邃。

综上所述,贾岛的《马嵬》不仅是对马嵬坡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反思,更是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度的谴责。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关于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深刻道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