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集田卿宅》作者: 唐 贾岛
第一部分 《夜集田卿宅》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又作阆仙,唐代著名诗人,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屡试不第。贾岛一生坎坷,诗才横溢,以“苦吟”著称,擅长五言律诗。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描绘荒凉枯寂之境,情感深沉含蓄,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夜集田卿宅
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
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干。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夜集田卿宅》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描绘夜晚雅聚场景并抒发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此诗创作于贾岛拜访友人田卿宅邸的一个夜晚,诗人在高斋中高声吟咏,回忆起往昔的留宿经历,心中感慨万千,遂挥毫泼墨,写下这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佳作。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在高斋之下高声吟咏,声音宛如弹奏古老的曲调。犹如翻飞的大雁飞往桂水,又似飘来的雪花渡过桑干。滴滴玉漏报晓,簌簌竹声渐残。往年我曾在此借宿,也正值五陵的寒天。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夜集田卿宅》是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夜晚雅聚场景的描绘和往昔留宿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悠远的意境。
首联“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以诗人在高斋中高声吟咏的场景开篇,通过“朗咏”与“古调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声音的古朴与悠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
颔联“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干”则通过“翻鸿”与“来雪”的意象,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古韵的氛围。翻飞的大雁飞往桂水,飘来的雪花渡过桑干,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颈联“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转而描绘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静。滴滴玉漏报晓,簌簌竹声渐残,这些声音的描绘既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感。
尾联“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则以诗人对往昔留宿经历的回忆作结,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今时今日的感慨。五陵寒既指长安西北的地名,又暗示了诗人对往昔冷清氛围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含蓄,意境悠远宁静,既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今时今日的感慨。贾岛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将这首《夜集田卿宅》写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夜集田卿宅》不仅是一首描绘夜晚雅聚场景并抒发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感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贾岛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首先,从艺术角度来看,《夜集田卿宅》展现了贾岛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夜晚雅聚的场景和往昔留宿的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古韵的氛围。如首联“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以诗人在高斋中高声吟咏的场景开篇,通过“朗咏”与“古调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声音的古朴与悠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语言表现力,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从思想内涵来看,《夜集田卿宅》体现了贾岛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今时今日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夜晚雅聚的场景和往昔留宿的经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今时今日的感慨。五陵寒既指长安西北的地名,又暗示了诗人对往昔冷清氛围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今时今日的感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此外,《夜集田卿宅》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的“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静,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感慨。滴滴玉漏报晓,簌簌竹声渐残,这些声音的描绘既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人生。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看,《夜集田卿宅》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唐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贾岛作为一位深受时代文化熏陶的诗人,在《夜集田卿宅》中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今时今日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想内涵,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精神的崇尚与尊重。
综上所述,《夜集田卿宅》是一首情感深沉含蓄、意境悠远宁静的五言律诗。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贾岛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以及唐代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