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作者: 唐 齐己
第一部分:《遣怀》作者简介
齐己,唐朝晚期著名诗僧,出家前俗名胡得生,湖南长沙宁乡人。生于863年,卒于937年,晚年自号衡岳沙门。他自幼聪颖好学,出家后更是潜心于诗歌创作与佛学研究,成为当时诗坛的佼佼者。齐己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推崇。他的《白莲集》等诗集不仅收录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还体现了他的诗歌理论和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遣怀
病肠休洗老休医,七十能饶百岁期。
不死任还蓬岛客,无生自有雪山师。
浮云聚散俱关虑,明月相逢好展眉。
既兆未萌闲酌度,不如中抱是寻思。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遣怀》是齐己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在经历人生沧桑后对生命、时间、生死以及世事的深刻感悟。作为一位诗僧,齐己长期修行,对佛理、生死、人生的无常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这些也对齐己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遣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是齐己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病弱的肠胃不必清洗,年老也不必强求医治,七十岁能享受百岁的期望。不死的话自然可以回到蓬莱仙境,了悟无生之道自有雪山之师教导。世事如浮云般聚散都牵动着忧虑,与明月相遇时才好舒展眉头。事情未发生前闲暇时多思考斟酌,不如内心保持平和去深思熟虑。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遣怀》一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齐己对生命、时间、生死以及世事的深刻感悟。首联“病肠休洗老休医,七十能饶百岁期”以病肠和老休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老去的淡然态度,认为七十岁能享受百岁的期望已足够满足。颔联“不死任还蓬岛客,无生自有雪山师”则借用了蓬莱仙境和雪山之师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和佛理的深刻理解,认为生死自有定数,无需强求。
颈联“浮云聚散俱关虑,明月相逢好展眉”以浮云和明月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浮云聚散无常,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莫测和人生的无常;而明月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光明,与明月相逢时才能舒展眉头,寓意着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应对世事的变幻。尾联“既兆未萌闲酌度,不如中抱是寻思”则进一步强调了深思熟虑的重要性,认为在事情未发生前闲暇时多思考斟酌,不如内心保持平和去深思熟虑。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而富有变化,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齐己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僧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人生智慧。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遣怀》不仅是齐己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他对生命、时间、生死以及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齐己的思想世界和人生哲学。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来看,《遣怀》表达了齐己对生命老去的淡然态度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生命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佛理的领悟来超越生死的束缚。这种对生死的超然态度,不仅体现了齐己作为一位诗僧的修行境界,也启示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有限性,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其次,从时间的角度来看,《遣怀》表达了齐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珍惜时间的认识。他通过“七十能饶百岁期”的表述,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有限性。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在事情未发生前闲暇时多思考斟酌,不如内心保持平和去深思熟虑。这种对时间的珍惜和深思熟虑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人生,也能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此外,《遣怀》还体现了齐己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感慨。他认为世事如浮云般聚散无常,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是不可避免的。但正是这种无常和变幻莫测,才构成了人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事的变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光明,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深度解读《遣怀》时,我们还可以从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齐己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浮云、明月等自然景象的比喻,以及蓬莱仙境、雪山之师等神秘意象的象征,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生命与时间、生死与世事等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衬托,更加突出了主题和情感。
综上所述,《遣怀》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诗篇。通过对齐己的《遣怀》进行深度解读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并从中汲取到生命的力量与智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