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作者: 唐 齐己
第一部分:《啄木》作者简介
齐己,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生于公元863年,卒于公元937年,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僧。他游历四方,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诗歌素材,诗作以古雅、清和见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齐己才情横溢,诗作独步一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理。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啄木
啄木啄啄,鸣林响壑。
贪心既缘,利嘴斯凿。
有朽百尺,微虫斯宅。
以啄去害,啄更弥剧。
层崖豫章,耸干苍苍。
无纵尔啄,摧我栋梁。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齐己创作《啄木》这首诗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躁。齐己作为一名诗僧,通过描绘啄木鸟啄食的情景,寓含了对人类社会贪婪行为的警示。啄木鸟本为除害,却因贪心过度而可能毁坏大树,恰如人类社会中因私欲膨胀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齐己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啄木鸟啄个不停,林间谷地回响着它的鸣声。因贪心而起,它用锋利的嘴喙不停凿击。有高达百尺的朽木,微小虫豸在其中安身。啄木为了除害,却越啄越激烈。在层层山崖间,有高大的豫章树,树干高耸入云。但不要纵容你过度啄击,以免毁坏我的栋梁之材。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啄木》这首诗以啄木鸟为题材,通过生动描绘啄木鸟啄食的情景,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啄木啄啄,鸣林响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啄木鸟啄食的声音在林间回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接着,“贪心既缘,利嘴斯凿”一句,揭示了啄木鸟因贪心而啄食的本性,为下文的警示做了铺垫。
“有朽百尺,微虫斯宅。以啄去害,啄更弥剧”几句,描述了啄木鸟在朽木中寻找虫豸的情景。它本为除害而来,却因贪心过度而越啄越激烈,甚至可能毁坏大树。这里,齐己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啄木鸟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贪婪行为相联系,表达了对贪婪行为的警示和批判。
“层崖豫章,耸干苍苍。无纵尔啄,摧我栋梁”几句,进一步强调了贪婪行为的危害。在层层山崖间,有高大的豫章树,树干高耸入云。然而,如果纵容啄木鸟过度啄击,就可能毁坏这些栋梁之材。齐己借此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克制,避免因贪心过度而走向毁灭。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啄木鸟啄食情景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齐己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对啄木鸟行为的描绘中,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啄木》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寓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批判。齐己通过描绘啄木鸟啄食的情景,不仅表达了对贪婪行为的警示和批判,还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社会现象中的弊端。
首先,从啄木鸟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中贪婪行为的影子。啄木鸟本为除害而来,却因贪心过度而可能毁坏大树。同样,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往往因为私欲膨胀而损害公共利益,甚至走向毁灭。齐己借此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克制,避免因贪心过度而迷失自我。
其次,这首诗还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啄木鸟因贪心而啄食,最终可能毁坏大树。这恰如人类社会中因私欲膨胀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齐己借此表达了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他提醒人们要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克服贪婪和自私的本性,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社会现象中的弊端。在唐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躁。齐己通过描绘啄木鸟啄食的情景,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他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现象中的弊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文学角度来看,《啄木》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齐己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对啄木鸟行为的描绘中,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齐己作为一位诗僧的才情和修养,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综上所述,《啄木》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面反映人性弱点和社会弊端的镜子。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克制,克服贪婪和自私的本性,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同时,它也呼吁我们要关注社会现象中的弊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