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嘉州凌云寺作》读书笔记

《登嘉州凌云寺作》作者: 唐 岑参

第一部分:《登嘉州凌云寺作》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与高适并称“高岑”,以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见长,诗作雄奇瑰丽,情感真挚深沉。岑参曾任嘉州刺史,故后人称其为“岑嘉州”。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的壮丽景色,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与人生感慨。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登嘉州凌云寺作
      唐·岑参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旋虎穴,飞雨当龙湫。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登嘉州凌云寺作》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夏,当时岑参任嘉州刺史。嘉州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寺则坐落在峨眉山南麓的岷江之滨。安史之乱后,岑参入蜀任嘉州刺史,期间他登上凌云寺,俯瞰三江美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描绘凌云寺高耸之貌及远眺三江流水的壮丽诗篇。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寺院高出飞鸟之外,青翠的山峰上点缀着红楼。顺着峭壁攀爬到半空,满心欢喜登上山头。这才知道宇宙如此辽阔,俯瞰三江滔滔水流。天气晴朗时远望峨眉山,它仿佛在波涛上漂浮。云雾笼罩气象开阔,树木葱郁遍布四周。我愿割断世间缘分,永远去那尘外漫游。旋风阵降吹过虎穴,飞雨正当龙湫。僧房之间云气蒙蒙,夏日也觉凉风飕飕。俯视近处城池环绕,眺望远处稀落的渔舟。眼前胜景难以望尽,天宫之上尽可久留。身为刺史本不足为道,辞官离去又令人发愁。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登嘉州凌云寺作》是一首描绘凌云寺高耸之貌及远眺三江流水的壮丽诗篇。全诗以登高远眺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凌云寺的雄伟壮观和三江流水的浩渺无际。

首联“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以鲜明的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凌云寺的高峻壮丽。飞鸟与青峰本是高空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凌云寺却高出飞鸟之外,青翠的山峰上仿佛戴着红楼,这种描绘既形象又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颔联“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则通过描写诗人攀爬峭壁登上山头的艰难过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这种喜悦不仅来源于登上山头的成就感,更来源于凭高远眺、开阔眼界的愉悦。

颈联“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上山头后的所见所感。宇宙之阔、三江之流,这些壮丽的景象让诗人深感自然之伟大和人生之渺小,同时也激发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身为刺史的官职在诗人眼中并不足道,他更向往的是那尘外漫游、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然而,辞官离去又令人发愁,这种矛盾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雄奇瑰丽,情感真挚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凌云寺的雄伟壮观和三江流水的浩渺无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官场和尘世的厌倦与向往。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登嘉州凌云寺作》不仅是一首描绘凌云寺及三江流水的壮丽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时代思考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岑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首先,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凌云寺的高峻壮丽、三江流水的浩渺无际,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伟大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这种敬畏和热爱之情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次,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描绘凌云寺的高耸之貌和远眺三江流水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宇宙之阔、三江之流,这些自然的壮丽景象让诗人深感人生的渺小和短暂。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官场和尘世的厌倦与向往。身为刺史的官职在诗人眼中并不足道,他更向往的是那尘外漫游、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这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再者,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忧虑。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逐渐衰落,边疆战事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岑参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和关切。他在诗中通过描绘凌云寺的雄伟壮观和三江流水的浩渺无际,寄托了自己对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接受。

此外,从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追求和艺术风格的鲜明体现。岑参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他的诗作以雄奇瑰丽、情感真挚著称。《登嘉州凌云寺作》这首诗在继承边塞诗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情感。全诗语言雄奇瑰丽,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而含蓄,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追求和对艺术美的无限向往。

总之,《登嘉州凌云寺作》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岑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感受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