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读书笔记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作者: 唐 岑参

第一部分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后两次从军边塞,曾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他的诗风雄奇瑰丽,擅长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有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情感真挚,气势磅礴。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此诗或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秋,当时岑参正担任虢州长史。安史之乱虽未完全平息,但局势已相对稳定。李判官是岑参的友人,具体姓名不详,此次被朝廷任命为使者前往晋绛(即晋州与绛州,今山西新绛、临汾一带)。岑参在虢州后亭为李判官饯行,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七言绝句。诗中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叹息。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送别的宴席已经散去,但红亭下的雨还没有停。你去晋绛的路上,不妨看看汾水上的景色,那里的白云是否还像汉武帝时的秋天一样美丽?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远比一般的送别之作更为深沉和复杂。

首句“西原驿路挂城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驿路蜿蜒于西原山上,仿佛悬挂于城头的景象。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虢州城的地理特征,也隐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次句“客散红亭雨未收”,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红亭下的雨未停,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也未消散。

后两句“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则通过设想李判官在晋绛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借汉武帝在汾水上游览、饮宴并写下《秋风辞》的典故,暗喻唐王朝的昔日辉煌与今日之衰败。李判官前往晋绛,看到的不仅是眼前的云光山色,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见证。诗人通过这一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叹息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诗人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岑参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首先,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以其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岑参高超的文学技巧。诗中的“西原驿路挂城头”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驿路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而“客散红亭雨未收”一句,则通过雨景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其次,从诗歌的主题意蕴来看,《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叹息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人借汉武帝在汾水上游览、饮宴并写下《秋风辞》的典故,暗喻唐王朝的昔日辉煌与今日之衰败。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同时,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也贯穿全诗,使这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此外,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岑参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作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歌多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为主,情感真挚,气势磅礴。而在这首《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这些特点都体现了岑参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蕴深远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岑参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叹息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