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作者: 唐 岑参
第一部分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作者简介
岑参(公元715~770年),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人,另说湖北荆州人。他是唐代边塞诗人中最卓越的代表,与高适并称为“高岑”,因做过嘉州刺史,故后人称其为“岑嘉州”。岑参出生于官僚家庭,幼年丧父,砥砺苦学,遍读经史。20岁献书天子,希以此获取官位而未果。天宝三年(744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僚佐,后在天宝末年赴北庭,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其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岑参的诗远近传播,影响广泛,尤其擅长七言歌行,诗歌风格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年)春,时岑参正在赴任安西判官途中,任右威卫录事参军(正八品上)。当时,高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岑参在赴任途中,经过陇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诗中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还表达了对宇文判官为国从军的赞赏,以及对未来征途的乐观态度。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一个驿站接着一个驿站,驿骑如流星般疾驰。黎明时从咸阳出发,傍晚已到达陇山头。陇水之声不忍去听,呜呜咽咽使人忧愁。风沙尘土扑打汗湿的马毛,雾气露水打湿貂皮衣裘。西来的是哪家的男儿,自称新近封侯。上月从安西出发,一路上未曾停留。都护还未到达此处,我来时他还在西州。十日越过沙漠,狂风整日不休。战马走在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为报效朝廷远赴万里,一生奔走并无所求。山口月亮将要露出,月光先照大震关高楼。溪水潺潺松涛阵阵,安静的夜晚唯有水声风声飕飗。思念家乡只能梦中返归,山野关塞心中萦绕离忧。愿与你携手同赴国事,不忧前方千山万水道路阻修。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是岑参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30句,分为三层。开头六句叙述离长安西行的情景,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的情景,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的情景。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自然,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将士们的高昂斗志。
诗的开头以“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描绘了驿骑疾驰的情景,既写出了路程的遥远,也透露出行进的迅速。接着用“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对路程的遥远和行进的急切加以补充。这四句从奔赴边关的急切方面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急促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则从奔赴边关的悲愁方面写,陇水的呜咽声让人不禁产生思乡之情和行役之愁。诗人途经陇山,自然会产生古今相通的行役之情和思乡之感。这种愁绪在“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两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烘托,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的情景,通过宇文判官的叙述,展现了边塞的艰辛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宇文判官自述从安西出发,一路上未曾停留,十日越过沙漠,战马走在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尽管环境恶劣,但他却毫无怨言,表示“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这种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岑参,也感染了读者。
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的情景,以“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写所见,以“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写所闻,构成了一幅苍凉荒寒的陇山夜景图。在这静谧的夜晚,诗人的离忧之情油然而生,但随即又被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所取代。他表示愿与宇文判官携手同赴国事,不忧前方千山万水道路阻修。这种慷慨昂扬的格调乃是作品的主旋律。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展现诗人复杂情怀的佳作。全诗通过叙述旅途的艰辛、路遇宇文判官的情景以及夜宿陇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思考。
首先,从旅途的艰辛来看,岑参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驿骑疾驰、陇水呜咽、沙尘扑马、雾露凝裘等场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悲凉的氛围。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思乡之情。然而,正是这种艰辛的旅途,让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边塞将士们的不易和伟大。
其次,路遇宇文判官的情景是全诗的重点。通过宇文判官的叙述,我们得知他是一位新近封侯的将士,从安西出发,一路上未曾停留,十日越过沙漠,战马走在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尽管环境恶劣,但他却毫无怨言,表示“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这种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岑参,也感染了读者。宇文判官的形象成为了全诗的核心,他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成为了全诗的主旋律。
最后,夜宿陇山的情景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怀。在苍凉荒寒的陇山夜景中,诗人的离忧之情油然而生。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种愁绪所困扰,而是选择了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他表示愿与宇文判官携手同赴国事,不忧前方千山万水道路阻修。这种慷慨昂扬的格调不仅是对宇文判官的赞美,也是对边塞将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颂扬。
此外,全诗还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在边塞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诗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他通过宇文判官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这种思考不仅让全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也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总的来说,《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在欣赏这首诗歌的同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怀,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