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读书笔记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 唐 岑参

第一部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他出生于官僚家庭,早年进士及第,后两次从军边塞,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有着深切的体验。岑参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边塞风格和豪迈苍凉的语言著称,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长安被攻陷后的次年重阳节。当时,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九月,唐军正积极准备收复长安,岑参随肃宗行军至凤翔,途中写下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行军途中对长安故园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它应该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一首简洁而深沉的五言绝句,全诗仅二十字,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首句“强欲登高去”,以一个“强”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个本应与家人团聚、登高望远的日子里,却因战乱身处异乡,无法享受节日欢乐的无奈与勉强。次句“无人送酒来”,则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节日氛围的向往。

后两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笔锋一转,由个人的情感转向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他想象着长安故园中的菊花在重阳时节应该正盛开,但却因战乱而无人欣赏,只能寂寞地开放在战场旁边。这里,“故园菊”成为了诗人思乡情感的寄托,而“战场”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想象,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邃的忧国忧民情怀。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描绘战乱时期人民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生动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岑参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首先,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在重阳节这个本应与家人团聚、登高望远的日子里,诗人却因战乱身处异乡,无法享受节日的欢乐。这种对比更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故园菊花的想象和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厌恶。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其次,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想象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诗的表现力。如“无人送酒来”一句就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又暗含了对节日氛围的向往。而“故园菊”则成为了诗人思乡情感的寄托和象征。

再次,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心理状态。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岑参作为一位亲身经历过战乱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故园菊花的想象和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厌恶。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岑参诗歌中的人文关怀和忧国忧民情怀。他不仅仅关注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更关注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故园菊花的想象和描绘,表达了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国事的忧虑。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忧国忧民情怀。

最后,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五言绝句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通过对故园菊花的想象和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厌恶,这种情感在历代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时,它还体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五言绝句。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岑参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唐代社会现实和人民心理状态的重要窗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