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齿》读书笔记

《落齿》作者: 唐 韩愈

第一部分:《落齿》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美誉。韩愈的诗文风格雄健豪放,内容深刻丰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散文以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著称,而诗歌则多抒发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落齿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落齿》一诗大约作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当时韩愈三十九岁。据韩愈在贞元十八年(802年)给崔群的书信中提到:“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可以推断,韩愈在写此诗时,已经经历了牙齿脱落的困扰。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牙齿脱落的过程和心路历程,反映了韩愈对人生衰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去年落了一颗牙齿,今年又落了一颗。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这种趋势还不会停止。剩下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担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心中畏惧。歪斜颠倒的牙齿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们会得一个一个地落掉。如果经常是每年落一个,那么还可以支持二十年。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光也是一样。有人说,牙齿在掉了,看来生命也靠不住了。我说人生总有一个尽头,寿长寿短,同样得死。有人说,牙齿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会吃惊。我说庄子有山木和鸣雁的比喻,我的牙齿落光了,说不定也是喜事。因为说话多误,那么就经常缄默也好;不能咬嚼硬的食物了,那么就专吃软的东西,也同样味美。因为歌咏落齿,就写成了这首诗,常常用它来给老妻和孩子们读读,让他们惊笑。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落齿》是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描写自己牙齿脱落的过程和心路历程,反映了韩愈对人生衰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四句“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直接点出了主题,描绘了牙齿脱落的过程和趋势。接着“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进一步强调了牙齿脱落的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这一部分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牙齿脱落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回忆和描写,展现了韩愈对牙齿脱落的心理反应。从“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的羞涩和尴尬,到“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的担忧和恐惧,再到“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的畏惧和不安,韩愈细腻地描绘了自己在面对牙齿脱落时的复杂心理。这一部分通过深入的心理描写,展现了韩愈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然而,随着牙齿脱落的逐渐增多,韩愈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的无奈和失落,到“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的习惯和坦然,再到“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的接受和顺应,韩愈逐渐适应了牙齿脱落的事实,并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韩愈对生命无常的积极态度和人生哲理。

最后一部分则是韩愈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反驳世俗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顺应;通过引用庄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这一部分通过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了全诗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刻。韩愈通过描写自己牙齿脱落的过程和心路历程,反映了对人生衰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落齿》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牙齿脱落经历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生命思考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韩愈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意义。

首先,从诗的结构和内容来看,《落齿》通过描写牙齿脱落的过程和心路历程,展现了韩愈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全诗以牙齿脱落为线索,从初落时的羞涩和尴尬,到逐渐增多时的担忧和恐惧,再到最终接受和顺应时的豁达和坦然,韩愈细腻地描绘了自己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韩愈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衰老和死亡时的普遍心理。

其次,从诗的思想内涵来看,《落齿》反映了韩愈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韩愈认为,生命是有限的,无论寿长寿短,最终都将走向死亡。因此,他并不把牙齿脱落看作是生命的终结或灾难的象征,而是看作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顺应,体现了韩愈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同时,他也通过引用庄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庄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用,不必强求一致。韩愈借此比喻自己的牙齿脱落,认为这也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不必过于忧虑和恐惧。

此外,从诗的艺术特色来看,《落齿》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刻。韩愈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来烘托情感,使得全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叠字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在形式上更加工整、优美。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全诗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最后,从诗的历史背景来看,《落齿》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方面。韩愈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风貌。例如,诗中提到的牙齿脱落现象和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和忧虑,都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韩愈通过这首诗,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顺应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落齿》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生命思考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韩愈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意义。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哲理和生命启示,引导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